俄烏戰爭線材斷貨,可能推了電動車一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03 日 11:00 | 分類 自動化 , 零組件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俄烏戰爭線材斷貨,可能推了電動車一把


俄烏戰爭對全球汽車業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造成一種便宜、通常被人遺忘的零組件元件缺貨,使汽車大廠大感困擾,那就是電子線束,烏克蘭是電子線束的生產大國,受俄烏戰爭影響出口停擺,全球因而大缺貨,不過,這對汽車市場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甚至推了電動車的發展一把。

電子線束是低價低利潤元件,電線、塑膠、橡膠,用廉價勞工製造而成,所以淪落到烏克蘭成為製造大國,但是,現在的汽車即使是傳統內燃機汽車,也有越來越多電子功能,所以車內要用上大量電子線束,一輛車之中的電子線束總長度高達 5 公里長,不論電動開關的車窗,還是座椅加溫,都透過電子線束供電與控制,這不起眼元件,實在是汽車內必要的元件。如今缺貨,可能造成市場發生質變。

俄烏戰爭開始時,烏克蘭勞工在戰火威脅下仍奮力上工出貨,但接下來就真的沒辦法了,賓利(Bentley)表示,一開始擔憂會因為缺乏線材損失 2022 年 3 ~ 4 成的產能,烏克蘭戰爭造成線材危機,讓賓利可能得停廠好幾個月,比疫情期間停工還久。而要尋求替代供應可非易事,因為賓利車的線材內部不同裝置間都不同,總計有 10 種不同元件,來自烏克蘭 10 家不同廠商。

正因為傳統內燃機汽車的線材設計上如此,所以仰賴人工製造,不像規格化的電腦線材早就大部分自動化製造,但是,電動車就不同,賓利在為了線材傷透腦筋之餘,對開發電動車興趣大增,因為賓利開發電動車時,在線材上投資研發單一線材通連全車,由中央電腦控制,而非不同線材分別連接不同裝置,賓利打算 2030 年推出全電動車款。

短期內賓利以及其他傳統車廠還是只能仰賴廉價勞工生產傳統線材,畢竟整個內燃機汽車無法一夕之間重新設計,而且,世界主要國家都訂下內燃機汽車落日條款,內燃機汽車在市場上剩下的時日倒數計時,要這時投資重新設計,實在興趣缺缺。因此短期內的解決方案,是轉移到其他低價勞力國家,例如賓士(Mercedes-Benz)轉向墨西哥,日本車廠投資摩洛哥,其他車廠看中突尼西亞、波蘭、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

擺脫線材供應問題最符合邏輯

但中長期來說,乾脆更快往全電動車發展,或許是擺脫線材供應問題最符合邏輯的做法,預期 2028 年半數新車銷售都將是全電動車,投資於未來才是合理的生意,另一方面,電動車的線材需求不同,德國線材公司 Leoni 正在與車廠合作研發電動車用的模組化、可自動化生產的線材。

模組化線材不僅容易自動化生產,所需的晶片數量較少,總纜線量也會減少,可節省車上的空間與車重,並且新模組化線材的設計連接方式,也讓汽車更容易無線更新韌體。

加州新創事業 CelLink 則研發全自動化生產,扁平容易安裝的彈性線材,自 BMW 等企業募資 2.5 億美元,目前正在德州興建預算 1.25 億美元的新廠,有 25 條自動化產線,設計都是全數位,可在 10 分鐘內讓產線更換製造不同設計的產品。傳統線材工廠,更換線材設計的生產線調整要長達 26 週,CelLink 可在 2 周內完成。CelLink 也計劃要在歐洲設廠。

與其在線材供應上糾結,或是為了解決線材問題,去耗費心力重新設計內燃機汽車,卻只能賣個十幾二十年,還不如加速衝刺電動車,搭配新線材設計。烏克蘭戰爭可能因此意外加速了全球汽車電動化的腳步,不過,烏克蘭本身可能成為受害者,當戰爭結束,線材卻可能變成已經以自動化製造為主流,不再需要烏克蘭廉價勞工了。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