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染疫高風險,德國研究:運動時吐出氣溶膠多百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3 日 13:36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健身房染疫高風險,德國研究:運動時吐出氣溶膠多百倍


疫情嚴峻期間避免上健身房,現在有科學依據。德國研究發現,人們呼吸時空氣傳播的微小飛沫氣溶膠確定為新冠病毒 (COVID-19) 傳播的主要來源,當人們劇烈運動時因呼吸更快更深,吐出的氣溶膠量是正常呼吸上百倍,會增加其他人感染 COVID-19 的風險。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 (TUM) 運動生物學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在高強度運動期間每分鐘排放的氣溶膠數量是休息時 132 倍。實驗設計讓 16 名參與者在固定自行車運動,為了消除污染源,每個參與者運動時都戴上矽膠材質面罩,然後吐氣到一個塑膠袋。

研究發現,休息時人們平均每分鐘吐出 580 個氣溶膠,但當逐漸增加運動強度直到受試者筋疲力盡時,人們平均每分鐘吐出 76,200 個氣溶膠。研究還發現,更多耐力訓練經驗且更健康的人排放的氣溶膠比沒有接受過耐力訓練的人多 85%。其他科學家推測可能是受過耐力訓練的人,身體對流通大量空氣更有效率。

但感染風險仍需要視每人空間量不同,如天花板很高的環境較安全。現在政府規定沒打滿三劑的人可上健身房,但運動時必須戴口罩,德國研究人員表示,劇烈運動時戴口罩作用不大,又不可能指望運動時戴 N95,如果不想感染新冠病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健身房。

定期運動可預防重症與長新冠

但運動仍然很重要,研究發現定期運動可減少炎症、動員白細胞抵抗感染、增強身體辨識導致疾病的有害病原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減輕心理壓力增強免疫系統。一項研究發現,每週運動超過 150 分鐘的人感染後報告四種以上持續症狀的可能性降低 47%

另外一項 2 月初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BJSM) 的研究,針對南非 65,000 名感染者,分析前兩年身體活動歷史比較發現,任何形式的定期體育活動,即使每週少於 2.5 小時,都可預防感染 COVID-19 後出現嚴重症狀。報告指出,與活動量低的人相比,高參與體育活動與入院風險降低 34%、入住 ICU 風險降低 41%、需要呼吸器風險降低 45%,死亡降低 42%

即使只從事中等活動的患者,與低活動組相比,入院風險也降低 13%,入住 ICU 的風險降低 20%,需要呼吸器風險降低 27%,死亡風險降低 21%。年齡較大、男性和診斷為高血壓或 2 型糖尿病的人,更有可能出現嚴重症狀,但這些人如果每週運動超過 150 分鐘,降低風險的效果比健康者更明顯。報告建議,疫情期間,除了鼓勵接種疫苗,也應該鼓勵在安全的室內外環境增加體能活動,尤其最弱勢群體,避免因防疫反造成免疫力下降風險。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