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CarPlay 代表 Apple Car 有影,2025 年可望出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6 日 8:00 | 分類 Apple , 汽車科技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新 CarPlay 代表 Apple Car 有影,2025 年可望出世


蘋果傳說中的重大新品 Apple Car,在市場引頸期盼多年後仍沒有進一步地消息,且屢屢傳出人事團隊解散、重組,讓人不禁擔心蘋果的這項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蘋果的內部代稱)是否可能胎死腹中?不過隨著今年的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官方推出了新一代的 CarPlay 後,似乎又讓市場重振信心,Apple Car 有望在計畫中的 2025 年及時亮相。

站穩手機市場,為何要當個勇闖汽車產業森林的小白兔?

對於許多人來說,一定都聽過蘋果要打造出自家車款,但是不確定為何蘋果想要另闢戰場,要搶車廠的飯碗?

其實市場對於蘋果為何要打造 Apple Car 的說法眾說紛紜,有一說是因為已故創辦人賈伯斯過去曾說過,手機與汽車是設計相當糟糕的產品。因此賈伯斯打造出了 iPhone,過去也曾嘗試過想要顛覆傳統汽車。而現任執行長庫克則與賈伯斯抱持著相似的想法,且汽車所帶來的龐大市場價值,讓看到手機市場逐漸飽和的蘋果也想分一杯羹。

再者,Google 推出了 Android Automotive OS,而蘋果也推出了相對應的產品 CarPlay,似乎嘗到了汽車市場的一些甜頭(但都僅限於車載娛樂系統方面),這時也讓一直強調產品生態系的蘋果有了新的想法,讓車輛變為智慧手機的延伸,透過開拓其他業務的方式來讓公司穩健發展,並帶來未來新的發展可能性。

然而,根據 TrendForce 的數據,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燃料電池車)2021年的總銷售量約 647 萬輛,相較於年生產量約13.3億支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差異甚大。也讓人好奇為何蘋果還是毅然決然地要走進汽車領域?有分析師就推測,蘋果看中的有可能就是特斯拉(Tesla)的軟體加值模式。

仔細想想,過去傳統車廠與消費者的關係除了售後的保養外,其實等於一次性買斷車輛,但是特斯拉的模式就改變了這樣的關係,該公司在特定的國家會推出付費解鎖的機制,例如只要付費就可以解鎖「後座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以及在美國推出的自動駕駛訂閱服務。

「訂閱服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蘋果近年來不斷地在自家產品中推出軟體訂閱服務,像是 Apple Arcade、Apple Music、Apple TV+,以及 iCloud+ 等。分析師推測,蘋果造車的主要原因有可能就在於想走像是特斯拉的軟體訂閱服務,這未來勢必能帶給蘋果更好且長遠的收益。

泰坦計畫團隊不夠「坦」,高層頻頻出走是問題

細數 Apple Car 的市場傳言已傳了有 8 年之久,但是卻連個車影都沒看見,最主要的原因就出在團隊留不住人。如果你曾留意過 Apple Car 相關團隊的新聞,就會發現 Apple Car 團隊高層頻頻換人,時不時就傳出大換血的消息。

不過根據最新的消息指稱,蘋果近期已找到了 Apple Car 項目新負責人 Kevin Lynch,而他也從 Apple Watch 團隊中找了幾名副手來協助開發 Apple Car。只是因為先前團隊高層頻頻出走,這也不免讓人擔心,即便 Kevin Lynch 重整了團隊,但能否趕得上 2025 年推出 Apple Car 也是個問題。

合作夥伴搞不定也是問題

泰坦計畫中所存有的問題不僅有團隊本身,就連合作夥伴也是。

早先南韓媒體報導,蘋果會與現代集團旗下的起亞(Kia)合作打造 Apple Car,甚至連蘋果投資 36 億美元、計劃在美國喬治亞州的車廠生產等細節都報導出來。但這項報導傳出後不久,Kia 便發出聲明表示「沒有與蘋果就自駕車的合作研發談判」。外傳是因為 Kia 的口風不緊,惹火了蘋果,威脅 Kia 要終止合作。

雖然南韓媒體後來又報導,蘋果與 Kia 的合作並沒有因此終止,但是在 Kia 發出聲明後,雙方就沒有進一步的合作傳聞了。

而如果要說到「台灣機會」,外界也看好近年積極拓展電動車事業的鴻海。鴻海過去一直都是替蘋果生產 iPhone 的好夥伴,因此市場也在猜測,鴻海之所以會想踏足電動車領域,無非就是為了要搶下一些 Apple Car 的訂單。

但先前就有不具名的分析師指出,雖然鴻海先前宣布取得北美電動車生產基地,但歐洲與亞洲並沒有生產基地,這有可能會讓蘋果卻步。且如果蘋果想要尋找一個穩定得合作夥伴,那麼車業代工巨擘 Magna Steyr 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分析師指出,蘋果預計 2025 年推出兩款 Apple Car 車型,售價分別為 10 萬美元(內部代號 T1)與 6 萬美元(T2)。如果蘋果想要如期在 2025 年推出 Apple Car,那麼今年 10 月就得選定代工夥伴,且這個合作夥伴得在北美、亞洲、歐洲都有建廠,因此 Magna 是最有機會出線的代工廠。

Magna 的優勢不僅是在全球 27 個國家建廠,且該公司在汽車行業已有 65 年的經歷,是全球前三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且也替包括富豪(Volvo)、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等 10 家車廠代工生產。如果蘋果力求 Apple Car 的品質穩定,那麼 Magna 的確會是一個好選擇。

至於與鴻海分食 iPhone 訂單的立訊精密雖然也有與中國電動車生產商奇瑞集團共組合資企業,不過因為立訊的起步有點太晚,因此很難趕上 Apple Car 的首波訂單。

雖然硬體還搞不定,但 Apple Car 靈魂已準備好

蘋果在今年的 WWDC 中推出了新一代的 CarPlay 系統,新系統已經跳脫出早先的車載娛樂系統範疇,而是進一步地想要掌控傳統車廠會在意的儀表系統(例如剩餘燃料、溫度、轉速、車速等),這讓外界笑稱「這樣車廠會怕」。

也有人解讀,新一代 CarPlay 其實就是未來 Apple Car 的靈魂,現階段提供給第三方車廠導入,其實只是想讓使用者先體驗操作系統,等到 Apple Car 實際推出後,可以讓消費者更願意購買 Apple Car。

且新一代 CarPlay 導入到第三方車輛中還有另一項好處,那就是替非車廠起家的蘋果收集車輛資訊,讓蘋果得以藉此了解汽車行業的專業知識,並打造出更好的汽車體驗。

但說到底,市場最關心的還是蘋果到底能否如期打造出 Apple Car?對此《彭博社》也指出,蘋果可能無論如何都會在 2025 年推出一台 Apple Car,只是這輛 Apple Car 可能會缺乏自動駕駛功能,但是將會是一部設計精良的蘋果汽車。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