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日本鰹魚特肥美,但可能是消失前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21 日 8: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氣候變遷日本鰹魚特肥美,但可能是消失前兆


日本鰹魚漁獲量原本過度捕撈面臨危機,不過近兩年卻數量大回升,撈到的鰹魚還前所未見特別肥美,但日本漁民卻高興不起來,反而擔心這可能是生態危機的前兆。

氣候變遷對日本許多漁產造成打擊,高知縣名產暱稱械鬥貝(chambara-gai)的紅嬌鳳凰螺數量大受影響,但近年暖化對鰹魚卻造成相反效應。鰹魚原本是熱帶魚種,隨黑潮暖流北上日本,游到日本高知縣漁場,2015 年以來,高知海域水溫平均上升 2°C,更溫暖的海域適合鰹魚,也增加捕食魚種,所以鰹魚數量大增,更吃得肥滋滋。

但長期繼續暖化下去,海水表層溫度太高,最終使富含礦物質的底層海水無法上升到表面,藻類無法得到礦物質,生態鏈底層崩塌,以藻類為食的各種生物及食物鏈一層層下去各種生物都無法生存,也包括鰹魚。

日本漁業產業本身也面臨青黃不接,老漁民年邁,但第二、三代不願打漁,兩相加成下,以高知縣為例,目前漁獲量僅 1980 年代高峰的四分之一。捕鰹魚的漁民減少、漁獲減少,影響下游柴魚生產,40 年前有數十家工廠,如今寥寥無幾。

持續暖化除了可能讓鰹魚消失,陸地也造成山葵種植困難,極端氣候使日本颱風與暴雨比先前頻繁,種在山區的山葵備受打擊,另一方面,山葵生長需適當溫濕度環境,且要有流水,氣溫不斷上升對山葵影響相當大。

山葵也一樣受農民老化、二三代不願接班、人口外流影響,以奧多摩町來說,自 1950 年代以來,種山葵的農民數大減 75%。

若氣候變遷、農漁民老化凋零繼續惡化,往後日本可能沒有鰹魚生魚片可吃,吃生魚片時也沒有山葵配,這對日本飲食文化可說是相當致命的打擊。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