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之戰」開打,半導體如何讓各國陷入技術軍備競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22 日 17:11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觀察 , 晶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晶片之戰」開打,半導體如何讓各國陷入技術軍備競賽?


半導體掀起全球巨頭間的戰爭,也是各國政府角力重點,由於晶片製造困難且昂貴,只能仰賴少數幾間公司,加上疫情晶片荒、美國對中國祭出口限制,更突顯半導體的重要性與脆弱性。《彭博社》指出,幾年內各國為了擴大生產,將斥資數百億美元,並對地緣政治和經濟帶來巨大影響。

為何出現晶片戰爭?

晶片製造成為越來越不穩定的產業。光建造一座新工廠,必須斥資達 200 億美元和數年時間建成,且要每天24小時運作才能盈利。目前全球只有三間公司擁有領先技術,分別是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由於全球供應鏈出現轉變,迫使美國、歐盟、中國、日本等國政府急於補貼新廠和設備。

晶片為何關鍵?

晶片執行各種功能,隨著設備逐漸發達,從硬體到冰箱都開始智慧化,分析師預估半導體業產值將翻倍,10 年市場規模將達 1 兆美元。

世界缺晶片嗎?

過去兩年疫情封鎖、供應鏈短缺,曾出現晶片荒,但最近出現反轉訊號,PC 和手機需求逐漸冷卻,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雖然晶片廠警告部分領域恐過剩,但出於政治因素,晶片廠仍準備需求不穩定時增加產能,恐怕進一步顛覆整個產業。

目前競爭狀況?

台積電今年營收預計激增 40%,三星 2021 年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今年台積電有望超過英特爾。同時中國在後頭努力追趕,但面臨美國出口限制,讓中國半導體路還有很長一段要走,任務也越來越困難。

美國政府除了牽制中國,也想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8 月 9 日通過《晶片和科學法案》,提供 500 億美元資金培養產業技能;歐盟也在尋找建設先進半導體廠的方法,很可能會找台積電和三星幫忙,目標是 2030 年晶片供給市占率 20%。

台灣如何打入這塊?

台灣政府 1970 年時決定往電子工業發展,也讓台灣成為外包晶片製造業的主導者,台積電更開創晶圓代工業務,蘋果等科技巨頭甚至全球都仰賴台積電晶片。

然而彭博社指出,政治因素使晶片競爭不僅是錢的問題,除美中科技戰外,兩岸緊張局勢讓台灣晶片製造至全球供應鏈,更添一分擔憂。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