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要安全也要舒適,逢甲大學團隊開發 AI 智慧避震系統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05 日 14:46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自駕車要安全也要舒適,逢甲大學團隊開發 AI 智慧避震系統


自駕車議題持續發燒,預測 2023 年全球配備自駕相關硬體的車輛將超過 74 萬輛,不過目前自駕車技術發展仍多著重於自駕技術及安全性,尚少考量乘坐舒適性。逢甲大學林昱成副教授團隊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開發出「全國產化智慧電子避震系統」,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可即時辨識道路缺陷並提早應對,提升車輛乘載舒適性。

國科會(前科技部)自 107 年起規劃推動「自駕車次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專案計畫」,在此專案支持下,逢甲大學林昱成副教授團隊運用人工智慧等跨領域技術開發「全國產化智慧電子避震系統」,可即時識別 6 種車前道路缺陷(坑洞、減速坡、人孔蓋、伸縮縫、水坑、積水),識別有效距離 20 公尺,適用車速 100 km/hr 以下,使避震系統根據不同路況進行動態調控,有效改善車輛乘載舒適性,同時兼顧車輛操作穩定性。

根據一項國際「馬路品質」調查結果,台灣道路品質於全球排名 14,台北道管中心資料指出台北市每年有高達 1 萬多件道路開挖案件,坑洞、人孔蓋等障礙對車輛或自駕車而言,可能會使車輛避震器、車輪輪圈因撞擊而變形損壞、偏離車道甚至爆胎失控,危及駕駛者與用路人生命安全。

要提升乘坐舒適度與安全性,底盤避震系統便是箇中關鍵。研究團隊首先建置了第一套針對台灣特有道路鋪面缺陷資料庫「TPDID(Taiwan Pavement Defect Image Dataset)」,樣本數高達 89,723 張,能提升 AI 道路缺陷感知系統的判斷準確性。

目前車輛避震系統大多由傳統剛性彈簧與固定阻尼組成,少數高價車款有空氣彈簧或可調阻尼構成之可調避震系統,但仍需手動調整,而團隊研發之智慧電子避震系統能提前識別不同道路缺陷並進行避震系統自適應調控,過積水時也能保持車輛穩定性避免打滑,有效增進行車安全。

▲ 智慧電子避震系統。

此外,團隊更將 AI 模型輕量化技術落實於車規嵌入式系統,合作業者「奇美車電」已打入車輛產業供應鏈,實際搭載於 Nissan 等系列市售車種,預估產值可達 7.5 億元。

林昱成副教授表示,智慧電子避震系統適用於轎車、客運巴士、聯結車、貨車等各車種,可帶動國內外車輛避震業者、車用零組件供應商、ADAS 業者、甚至國內晶片設計業者等軟硬體相關產業之整體商機。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