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接連發表,先揚後抑的 VR 現在走到哪一步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31 日 8:30 | 分類 xR/AR/VR/MR , 穿戴式裝置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新機接連發表,先揚後抑的 VR 現在走到哪一步了?


從 2014 年 Google Carboaed 誕生,科技業經歷一次又一次「VR 元年」,但軟體生態內容不足、技術發展緩慢及網路環境等,VR 業近兩年才慢慢走上正軌。

早在1984年,VPL公司就推出虛擬實境眼鏡,也讓虛擬顯示概念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之後十年,VR技術促成多項商品問世,但開發成本和技術問題,虛擬實境工具並沒有普及,雖然不少公司都開始布局VR,但真正落地的消費產品寥寥無幾。

一直到2014年,Google的Google Cardboard紙箱VR眼鏡走入消費者視線,才引起VR業浪潮。也是這一年,VR概念爆發,引起人們熱議。

(Source:Google

然而VR邪風只吹了2年多,2016下半年VR熱度逐步冷卻,缺乏軟體和使用場景導致VR硬體銷量受影響。失去用戶關注的XR生意逐漸淡出用戶和投資者視線。同年推出的高通VR晶片,也沒有幫助VR產品再爆發。

領頭羊出現

一直到2019年,5G商用化開始,VR業才算有天時地利人和,開始又一次爆發。Oculus也趁此機會站穩腳步,成為同期為數不多有不錯發展的VR企業。2010年Oculus推出Oculus Rift原型機,2012年在Kickstarter眾籌,籌得250萬美元資金。2012年Oculus成立,全力投入VR設備研發,一直到2014年被Facebook收購。

收購後Oculus獲得Facebook全力支持,2016年發表Oculus Rift首個消費者版。出色硬體配置讓用戶見識到VR世界的魅力。身為Oculus第一台商業產品,Oculus Rift雖有很多缺點,如解析度不高、運動追蹤不完善等,難以滿足用戶需求,但還是代表Oculus邁出商業化的第一步。

之後Oculus 2018年和小米合作,推出VR一體機Oculus Go,可脫離複雜連線,獨立執行軟體並提供用戶多款軟體。2019年Oculus推出兩款產品Oculus Quest與Oculus Rift S,給用戶不同選擇。Oculus Rift S是Oculus Rift升級版,螢幕、音頻和控制器等硬體都有提升,但仍受有線限制。

而Oculus Quest真正成為VR市場領頭羊。主打消費級產品的VR一體機,Oculus Quest給用戶更舒適的配戴體驗。6Dof操控體驗,也給遊戲玩家更強的沉浸感。配合逐漸豐富的VR軟體產品,人們目光重新看到VR市場。

如果說Oculus Quest重新開闢VR市場,那2020年9月Oculus Quest 2發售則是掀起盛況,短短幾個月銷量就突破100萬。Oculus Quest 2帶動下,兩年VR硬體設備出貨量大幅增長。Counterpoint計算,2021年XR終端出貨量達1,110萬,約90%是VR設備。

Oculus Quest 2為VR業注入強心針,也讓不少軟體開發商看到VR業的可能性。近兩年各種VR影像播放器、VR遊戲,甚至藝術創作工具不斷湧現,豐富VR業軟體生態。

元宇宙讓VR再次起飛

Facebook收購Oculus不僅改變Oculus的命運,也改變自身方向。2014年Facebook營收增長放緩,第四季營收增速下滑至49%。此時Facebook定位親友社交平台,為用戶社交圈延伸,讓更注重新聞推送的Twitter迎頭趕上,搶奪Facebook用戶。同時Tiktok等新短影音平台也逐步發展,讓Facebook不得不開發新方向。

2018年,劍橋分析事件讓Facebook陷入用戶隱私數據洩露風波,全球遭多起訴訟。品牌形象陷入危機。馬克祖克柏不得不尋找新概念維持Facebook版圖。這時Oculus和元宇宙出現在他眼前,可能預見VR業和元宇宙的未來,2021年公司改名為Meta,布局VR業,目標是將VR設備打造成下一代計算機平台。

(Source:影片截圖)

僅靠硬體設備和數量較少的軟體難以達成目標,想讓VR設備如電腦普及,勢必打造和電腦一樣豐富的軟體內容生態。這也是Meta大量布局元宇宙概念的原因。

元宇宙來自1992年科幻小說《雪崩》,描述由人類運用數位技術構建的新型社會體系數位生活空間。完整元宇宙空間供人們娛樂、工作、學習、購物,甚至透過虛擬化身社交。Meta花費大量精力於元宇宙,不過成效不明顯。

從2021年開始,元宇宙概念全球爆發,不僅Meta,許多公司也意識到VR業的可能性,開始布局。中國有家企業,與Oculus有幾乎相同的發展路徑,就是PICO。受2014年Google Carboaed影響,不少人都投入VR創業大軍,包括PICO,2015年12月推出第一款VR盒子產品PICO 1,成功讓PICO站穩腳步,也幫助取得數千萬人民幣投資,平穩度過VR業爆紅後的寒冬。

到2017年,PICO推出VR一體機PICO Gobin,用戶玩遊戲時脫離線纜束縛。同年PICO Tracking誕生,達成6DoF操控技術。VR業積累不少經驗後,又在2017年12月推出第一台量產6DoF VR一體機PICO Neo,打出名聲。之後PICO保持每年一台推新VR設備,直到2021年。

2021年8月,字節跳動宣布以50億人民幣收購PICO。經一年調整發展,字節跳動VR一體機PICO 4終於9月發表。10月12日Meta發表全新VR頭顯Quest Pro,就很難不比較兩款VR頭顯。

(Source:PICO

PICO 4 vs. Meta Quest Pro

不管PICO 4還是Meta Quest Pro,均採用Pancake光學元件,讓設備厚度大幅減少,重量也大幅降低。這點PICO 4表現更亮眼,整機重量只有586克,Meta Quest Pro重量達722克。連接埠兩者相同,均是USB-C。

螢幕方面,PICO 4有兩塊LCD螢幕,解析度為2,160×2,160,最高支援90Hz更新率。視場為105度,支援自動調節瞳孔,IPD調整範圍62~72公釐。Meta Quest Pro同樣兩塊LCD螢幕,解析度為1,800×1,920,同樣最高支援90Hz更新率。視場水平106度,垂直為96度,支援連續適眼距階梯式IPD,IPD調整範圍達55~75公釐。

規格方面,Meta Quest Pro是高通客製驍龍XR2 Plus晶片,記憶體12GB,最高儲存容量為256GB。電池5,000mAh,但續航只有1~2小時。PICO 4為高通驍龍XR2處理器和Adreno 650 GPU,記憶體僅8G,可選256GB容量。PICO 4電池為5,300mAh,續航達2.5小時。兩款VR頭顯設備都增加彩色透視功能,用戶使用VR時看到周圍環境。

從規格看,Meta Quest Pro和PICO 4沒有太太差別,但Meta Quest Pro手把下足工夫,加入許多實用功能。Quest Pro手把搭載驍龍662平台和3鏡頭,具自追蹤功能,即使控制器不在頭顯範圍內也能操控,這點超過PICO 4許多。

系統方面,PICO 4搭載PICO OS 5.0操作系統,並加入新Avatar系統。Avatar是VR捏人程式統稱,用戶用這捏出專屬形象,是建立元宇宙社會的基礎功能之一。PICO 4可幫助用戶建立專屬形象,讓用戶可和好友互動娛樂。Meta也為Quest Pro推出特定系統,採用自研Codec Avatar。藉Quest Pro感測器,Quest Pro可讓用戶虛擬形象和用戶有同樣表情,如微笑、皺眉和眨眼。

軟體方面,PICO 4支援大部分主流VR遊戲,並和育碧合作,明年推出獨占版《舞力全開》。還有《三體》和《Project PICO World》等非遊戲內容。不過整體而言,PICO 4軟體更偏娛樂,以遊戲為主。

Meta為Meta Quest Pro準備的軟體內容更專業。Meta與微軟達成新合作,將微軟Windows App、Teams等產品與Meta元宇宙硬體整合。微軟還提供技術,讓Windows App以串流對接Meta頭顯,加入Xbox Cloud Gaming串流遊戲服務。Meta自己開發的Horizon Workrooms也會與Teams連結,用戶可直接透過Workrooms參加Teams會議。

(Source:Meta

售價方面,Quest Pro定價1,499美元,PICO 4起價429美元。當然售價和定位不同有很大關係。

Meta Quest Pro是Meta的元宇宙嘗試,藉助機器向用戶展示「下一代計算機平台」如何運行,在虛擬世界也能工作、學習、社交等日常生活。Meta Quest Pro不僅是娛樂設備,更打算打造成像電腦、手機等工具。

PICO 4則是另一種娛樂選擇,對手是Meta Quest 2。PICO 4可豐富用戶遊戲、觀影甚至運動體驗,但只是娛樂產品,距離元宇宙設備還有距離。不過PICO 4發售是字節跳動布局VR領域的第一步棋,第一次全面探索。

(Source:Meta

隨著元宇宙概念興起及5G時代到來,VR產業真正發展的條件齊備。不同於2016年VR爆發騷動,冷靜下來後,科技企業也開始腳踏實地慢慢探索VR應用。相信發展幾年後,以VR技術為基礎的下一代計算機平台就會到來。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