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運送手術器械!工研院聯手中國附醫為「超高齡社會」做準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3 日 15:17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機器人運送手術器械!工研院聯手中國附醫為「超高齡社會」做準備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頂尖醫院機器人服務,以手術端、服務端兩路並進,分階段提供智慧手術、物流、感染管制清潔等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擴大應用 2025 年底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表示,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來,全球醫療型態發生巨大衝擊與變化,醫院隔離措施需求快速增加,但是照護病人的品質並不能減少,同時還需確保醫護人員的工作安全,維繫醫護寶貴資源的有效運作。

周德陽指出,智能醫療加入長期照護迫在眉睫,中國附醫導入業界機器人的智能服務,用在醫院搶救生命分秒必爭的急診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快速、確實的消毒清掃,並啟動智動化補充衛材,減少人力點班的時間成本,讓急診醫護同仁可以集中人力與時間,回到搶救病人身上。

護理部門方面,周德陽說明,手術所需的包盤、包布及沖洗傷口藥水需求量極大,每日約 250~270 趟次,導致人員轉送搬運過程易造成職業傷害,有了智能機器人協助運送手術器械,不僅能減少護理人員的職業傷害,還能有效追蹤管制物品流向,提升醫療效率。

周德陽補充,醫院機器人能 24 小時在手術室與負壓病房等場域進行徹底清潔消毒,減輕醫院人力負荷,提升感染控制品質,進一步保護病人安全。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工研院預計整合國內科技大廠的技術量能,例如醫材製造商鐿鈦科技子公司瑞鈦醫材、廣明光電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透過生醫、機械、光電等跨領域技術整合,從需求確認(check)、任務選定(choose)、建立(create)運作模式,累積智動化應用成果。

根據市調機構 Market Research Future 在 2022 年底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市場規模將在 2030 年成長到 7,000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 15.8%。

工研院與中國附醫將分階段合作,逐漸擴大智能醫院應用範疇,第一年在服務方面,應用自主移動機器人於急診與護理部門,針對手術室、急診室、隔離病房等區域,提供物流、感染管制清潔、醫療行政效率等精準解決方案。

手術方面則選定骨科、神經外科合作,輔助醫師精準掌握病灶位置;第二階段陸續應用其他智能科技於中國附醫各部門,第三階段再擴大應用在 2025 年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打造高規格 AI 智慧醫院與長照智能服務。

「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搭配光學與視覺感測,具備三大特色,第一高智能,導入時免設軌道或標記,即可智慧運算出最佳行動路線;第二高自動,能自主避開障礙、隨時待命;第三高防疫,在高度要求感染管控的場所使用,具高度防疫保障。

「手術機械手臂導引系統」具有三省優勢,第一省時,節省手術前準備時間;第二省心,藉由導引系統提高精準度,患者安心;第三省負擔,有別於傳統手術過程需拍 200 多張 X 光片,使用「手術機械手臂導引系統」僅需拍 2 張,大幅減輕輻射劑量。

(首圖來源:工研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