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時每刻都在追蹤名人,調查:逾半數年輕人想當網紅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9 日 12:20 | 分類 科技生活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每時每刻都在追蹤名人,調查:逾半數年輕人想當網紅


問年輕人的夢想職業,大多數人可能會回答當網紅,不只孩子,大人也做過當網紅的夢。Google 調查發現,高達 75% 6~17 歲兒童想成為 YouTuberZ 世代與千禧世代也有超過一半想在社群媒體創作內容賺錢,只有 6% 想成為律師。

YouTube 母公司 Google 報告發現,Z 世代和千禧世代 34.2% 或三分之一渴望成為 YouTuber18.1% 渴望成為實況主或部落客,16% 15.7% 想成為流行歌手或電影明星,只有 6.4% 想成為律師。研究將部落客、YouTuber 和直播主歸入社群媒體影響者的範疇,代表超過 50% 千禧世代和 Z 世代決心在社群媒體謀生。更年輕一代更癡迷,高達 75% 6~17 歲兒童想成為 YouTuber

接觸名人資料太頻繁

年輕人未來志向與常接觸的事物有關,關注名人與一人發展階段有很大關係。年輕人接收資訊時期,剛好是發展自我與外部認同的階段,想更接近名人跟他們一樣,諸多幻想可能導致痴迷行為。

每個人年幼時多有迷偶像的經驗,但現在年輕世代的問題是將大量時間花在上網、分享自己生活細節,無論 YouTubeTikTok 還是其他平台。接觸名人機會比以前更多。調查發現,18~24 歲迷戀名人比率,是父輩的 12 倍。

上世代人要看到名人資訊,除非參加粉絲俱樂部,或透過雜誌與時間有限的電視節目。現在名人透過社群媒體和 24 小時新聞,更頻繁與粉絲接觸,甚至直接網路互動,一般人更容易了解某人生活的細節,從早餐吃了什麼,甚至臥室長怎樣,越多名人和有影響力的人為粉絲提供資訊,粉絲就越想知道更多,或是想成為他們之一,排擠世界其他有價值的知識與事物。

分不清虛擬現實

花太多時間網路互動會產生很多問題。老一輩人際關係多半是面對面互動,與年輕世代童年時期形成的社會框架不同,因此老一輩人比較擅長區分面對面關係和虛擬關係。

Z 世代是完全網路世界成長的第一代人,與父輩相比,面對面社交頻率可能下降近五倍,大部分關係都是網路進行,後果可能是駕馭社交能力減弱,包括適當解釋他人行為、解決衝突和調節社會期望。

缺乏牢固人際關係,加上 Instagram 和社群媒體名人持續訊息,可能更容易產生不停想更新訊息的強迫行為。美國非營利組織 Sapien Labs 報告調查 19 個英語國家 148,398 人,發現 Z 世代生活在令人虛弱的強迫症和侵入性思想。

世代代溝擴大中

年輕世代看到有人網路崛起且致富,自己也喜歡在 TikTok YouTube 展現自我,夢想有一天也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但 50 歲以上成年人可能對什麼是網紅有不同看法,許多 50 歲以上美國人並不認為是真正的工作。

真正成功的網紅都持續貢獻創造力,對有創造力的人而言,社群媒體是很好展現與他人互動的平台。然而上網時間愈長,反而會扼殺創造力,避免年輕人與兒童被名人網紅洗腦,訓練批判性思維、多接觸其他真實人事物才能百毒不侵。

(首圖來源:Flickr/HS You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