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鴻蒙脫離 Android 生態系,華為想靠別的方式製造手機賣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8 日 8:00 | 分類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讓鴻蒙脫離 Android 生態系,華為想靠別的方式製造手機賣點


成為美國制裁名單前,華為就發表鴻蒙──如 MIUI 基於 Android 底層架構的手機系統,很明顯華為想擺脫 Android 生態系,主要是知道短期內無法突破美國硬體封鎖。而華為最近推出新手機 Mate 60 Pro,也宣示 2024 年 Q1 推出 HarmonyOS Next 會徹底擺脫 Android 生態系──完全不支援 Android 應用程式。

但這也不代表鴻蒙 2024 年就與 Android 完全脫勾,其實華為是採雙軌並行制,同時發行基於 Android 生態系的鴻蒙 4.0 與完全脫勾的 HarmonyOS Next。這只是華為為了保險的安全策略。

華為資料顯示,鴻蒙生態系(含車用)設備數量超過 7 億、開發者超過 220 萬。華為終端服務總裁朱勇剛認為,明年 HarmonyOS Next 發表後,一年內用戶數將超過 1 億。不過 CounterPoint 認為,鴻蒙系統市占率只有 2%,2021 年統計全球約 40 億人有智慧手機,假設 2023 年以 50 億人算,約 1 億人手機是鴻蒙系統──7 億可能包括手錶、汽車、平板、智慧家居等裝置。

▲ 華為找來多家遊戲公司合作,盼增加消費者使用 HarmonyOS Next 的誘因。(Source:Gamelook

ArkTS 被用戶譏為「縫合怪」

但現在鴻蒙系統還是以 Android 為基礎核心,一旦要在明年更新為完全脫勾 Android 的作業系統,要能達成 1 億人使用鴻蒙的目標,除了要加入更多開發者與應用系統外,華為也需要學蘋果,打造專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為了能讓應用更快、更多地加入開發行列,華為去年底發表了基於微軟 typescript 所發展的「新語言」 ArkTS。

華為 2021 年宣布推出的自研語言「倉頡」,似乎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 ArkTS,知乎有網友評論則更像把 Google jetpack compose、Swift、Typescript 等語言合起來的「縫合怪」。

▲ 新系統 ArkTS 被用戶譏為縫合怪。(Source:知乎

當然,先不管華為本身設計語言的好壞──畢竟那很難有中肯的評論,但能肯定的是,華為的自研作業系統這個戰略基本上只能在中國市場行得通──不管再怎麼「接近」 2023 年的手機效能,Mate 60 Pro 搭載的硬體核心效能就是落後於現有的手機,要在短期內追上其他手機的效能,看來是不可能的任務。

華為本身肯定也清楚這個戰略上的盲點,所以才會強調鴻蒙生態系的「設備數量」超過 7 億──這數字自然含物聯網設備。

華為跟小米一樣,靠鴻蒙系統嵌入智慧家居販售,已成為中國家庭的物聯網設備幾個大廠之一,鴻蒙也成為智慧家具、汽車主機的核心,由於效能問題,他們知道手機已經無法有市場競爭力,就算短時間內能靠激起愛國心而提振銷量,長期效能不進步的手機,也遲早會被用戶捨棄。

所以戰略目標不是賣更多手機,而是讓手機成為物聯網系統核心、讓手機成為生態系的一部分,如果生態系能越做越好、消費者就有持續購買華為手機的需求。

車機也成為華為的重點

據任正非稱,華為一年花費十幾億美元預算用於車機研發,最近尤其中國媒體大力宣傳不需透過高解析地圖(或稱高精地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同時也跟中國車廠合作、推出稱為「Huawei Inside」車機設計,據說賓士 S 系列將於車機放入 HarmonyOS 相關應用(並非 HarmonyOS),福斯則與中國車機研發者更深入洽談,《金融時報》稱華為是福斯中國合作最優先選擇。

但如果有關注車機市場,會發現除了 Volvo 這類已與 Google 深度合作的廠商,大部分傳統車廠車機應用有越來越「排斥」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 的傾向,都想像特斯拉自己做車機,而非將客戶資料白白送給蘋果跟 Google。

當然華為也面臨類似狀況,華為智慧汽車BU 負責人余承東就曾公開表示:「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有自己的追求,因此不太可能選擇跟華為一起將車機智能化,而國際公司也因為多種因素而不會考慮華為。」

這些話可能是暗示華為海外被美國打壓,但其實就算美國不打壓,蘋果與 Google 車機系統也邁入成熟階段,除非這兩家犯什麼致命錯誤,不然其他廠商沒必要放掉兩大家車機支援模式。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