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系外衛星卻可能從頭到尾都不存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24 日 0:00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以為是系外衛星卻可能從頭到尾都不存在


近期研究提到發現兩顆衛星圍繞系外行星運行,但也許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且這是目前僅有的候選系外衛星,科學家不得不重新開始尋找系外衛星。

太空應該到處是衛星,單以太陽系天然衛星就超過300顆,已確認5,500多顆系外行星,理論上再怎麼少也會有上千顆衛星,但要確切找到可謂難如登天。光找系外行星就很困難了,因受限於觀測方式,凌日法是偵測遙遠恆星的亮度變化探查系外行星存在,但系外衛星更小更暗,恆星次級亮度變化也更微弱。

2018年研究論文,一組天文學家發現Kepler-1625b的系外衛星,命名為Kepler-1625b I,是第一顆待確認系外衛星。一年後兩項獨立分析都無法複製觀察結果,可能代表2018年論文的系外衛星是偽陽性;另一篇2022年論文發現的Kepler-1708b I,也同樣獨立分析後陷入停滯。

索內貝格天文台團隊設計新演算法,以探測系外衛星、系外行星凌日現象,命名為潘朵拉(Pandora)。潘朵拉演算法套入Kepler-1708b觀測資料後,結果是一顆系外行星系統才能解釋,意即此行星不會有衛星;套用至Kepler-1625b後,因是兩台望遠鏡(克卜勒及哈伯)觀測波長差異解釋數據,同樣代表此行星沒有衛星。

團隊認為以往觀測結果是偽陽性,人類仍未找到任何系外衛星,但潘朵拉演算法還是有機會發現系外衛星,只是衛星必須夠大,且母行星要夠遠,或許這也是團隊如此命名演算法的原因:潘朵拉盒子打開後,釋放所有不幸,只留下希望。研究發表於《自然天文學》期刊。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為Kepler-1625b和衛星Kepler-1625b I想像圖,來源:Dan Durda / Columbi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