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韓國女性一生平均孩子數為 0.78 個,是全球生育率最低,韓國政府為鼓勵生育,除了提供每月現金津貼、巨額補貼托兒服務,還提供新手父母超低優惠房貸利率,但韓國砸錢鼓勵生育已是失敗案例,女性不生的阻礙不只經濟問題。
掃除關鍵要害
今年韓國女性的預期生育數量可能會降至 0.72 個,並持續降到 2025 年,達 0.65 個。與台灣一樣,韓國政府將問題歸咎於缺乏負擔得起的家庭住房。為減輕房貸負擔,韓國將推出新政策,讓過去兩年生過孩子、家庭年收入不超過 1.3 億韓圜(約新台幣 310 萬元)的家庭申請抵押貸款,利率 1.6%~3.3%,期限五年,比商業銀行貸款便宜約 1%~3%。多一個孩子,政府可再降 0.2% 利率,借款期限延長五年。
國家希望幫家庭支付更多費用以養育孩子,不只減輕房貸負擔,也改善兒童保育、教育、延長育嬰假、鼓勵靈活工作時間、優先考慮新父母住房供應系統,以及改善生育治療等。首爾市長還提議放寬簽證限制,幫助引進外國保姆,一些農村政府為尋找外國新娘的男性提供補貼。照韓國總統的話說,最重要的是讓人們相信國家能幫忙照顧孩子。
婚姻對女性沒吸引力
但韓國 2006 年後砸錢超過 280 兆韓圜促進生育,出生率卻一直破底,已證實是失敗案例。台灣出生率與韓國相比不遑多讓,《對話》文章分析東亞社會不生育的癥結,指出台灣已婚夫婦生育率相當高,兩個孩子是標準,生育率低的根源在女性不想結婚。
與東亞大部分地區一樣,台灣迴避婚姻已是顯學。報導引用調查指出,2021 年 25~34 歲年輕人只有 50% 已婚,未婚族群 70% 男性希望結婚,但多數未婚女性不這樣想。同樣超過六成未婚男性想要小孩,但只有四成未婚女性想要孩子。
《韓國先驅報》報導,韓國結婚率 2022 年創歷史新低,5,100 萬人口有 19.2 萬對夫婦結婚。疫情後台灣適婚年齡的未婚率也攀升到 50%。生活成本危機加上性別平等觀念抬頭,台灣愈來愈多男性認為女性要共同分擔經濟義務,然而現實情況是女性負擔更多家務與育兒,就算男性想婚,女性也不想嫁。愈來愈多女性選擇不婚,社會結婚風氣就越來越淡,適婚年齡者自然沒有結婚壓力。
資源留給自己
韓國總統說「我們必須在科學依據的基礎上客觀重新評估低生育政策,並正確找出失敗的原因」,但科學評估後也只會砸錢,補貼只能稍微減輕有孩子家庭的負擔,遠不足以讓人對未來燃起希望,願意生小孩。
雖然台灣這幾年因全球科技業繁榮創造一批高薪工作,但薪資落差差距也愈來愈大,薪資中位數仍不到 5 萬,與韓國年輕人一樣,擠不進大企業窄門的人寧可當賴在父母家的「袋鼠族」,將僅有的資源留給自己,出國旅行、買奢侈品,而不是養兒育女。
- How South Korea is slashing mortgage rates to spark a baby boom
- Known as the “kangaroo tribe," most young, unmarried South Koreans still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due to increasingly unaffordable housing.
- Why Taiwan’s falling birth rate has become a national security issue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首圖來源:Flickr/yuseokoh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