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on Arm 助 PC 市場復甦,開發者靠 Prism 轉譯技術度過轉換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2 日 17:29 | 分類 Microsoft , Windows , 處理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Windows on Arm 助 PC 市場復甦,開發者靠 Prism 轉譯技術度過轉換期


微軟大力推動 Copilot+ PC 下,PC 市場新亮點落在 Windows on Arm,尤其是搭載 Snapdragon X 處理器的新筆電。

蘋果 Mac 自從改採 Arm 架構 M 系列晶片,在市場上大出風頭。蘋果晶片轉型成功一大關鍵在於 macOS 系統內建 Rosetta 2,能夠無縫轉譯大多數 x86 架構的應用程式,不用額外麻煩開發者和使用者。Windows 11 也有類似的「Prism」轉譯技術,將隨 Windows 11 24H2 更新內建在系統中。

微軟指出,Prism 不只是轉譯技術換個名稱,安裝 Windows 11 24H2 更新後,轉譯後的應用程式在 Arm 架構硬體的執行速度可提升 10% 至 20%。微軟認為 Prism 性能應與 Rosetta 類似,這方面也取決於硬體執行速度。

微軟聲稱 Prism 進一步提高轉譯層和 x86 應用程式的相容性,但沒有具體說明這方面做了哪些改變。

對 x86 應用程式進行模擬是一種權宜之計,若要充分運用 Arm 架構晶片優勢,開發者仍要推出原生 Arm 應用程式。幸運的是,搭載 M 系列晶片的 Mac 電腦已占一席之地,Arm 應用程式也越來越普遍,例如 Chrome、Dropbox 就有支援 Arm 架構的版本,Adobe 旗下多款軟體也將陸續跟進。

PC 大廠計劃未來幾個月與微軟攜手推出適合 Windows 系統在 Arm 架構上執行的新產品,一部分是因為高通 Snapdragon X Elite 是目前唯一具備 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和足夠算力的處理器,備受市場關注。Windows on Arm 經歷十多年默默無聞後,Copilot+ PC 新產品可望帶動 PC 市場重返榮耀。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