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港+旺季提前,亞歐線 40 呎櫃運費恐飆破 1 萬美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7 日 10:15 | 分類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塞港+旺季提前,亞歐線 40 呎櫃運費恐飆破 1 萬美元


亞洲至北歐航線運費激增,託運人、貨運代理因實際支付的價格遠高而憤怒不已,航運商聲稱 40 呎櫃的即期運費未來恐飆至 10,000 美元。

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編製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orld Container Index,WCI)顯示,截至5月23日,上海至洛杉磯、紐約、鹿特丹、熱那亞的40呎標準貨櫃(FEU)即期運費分別較前週勁揚18%、13%、20%、15%至5,277美元、6,463美元、4,999美元、5,494美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更飆漲了193%、134%、227%、153%。

The Loadstar 24日報導,消息透露,上海至鹿特丹的40呎櫃運費遠比Drewry調查的數字(4,999美元)還高。「目前實際的運費在6,000~7,500美元左右,航運業者還說,未來可能上探10,000美元。」

船隻供給吃緊、需求高漲讓亞洲出口重鎮的貨櫃日益短缺,次要貿易路線如今大受影響。航運商挑選價格較好的即期貨物運送、忽略長期合約,激怒許多客戶。一名歐洲進口經理透露,由於近來運費大增,等目前訂單完成後,該公司可能會被迫暫停出貨。

一名貨運代理對The Loadstar表示,「這完全是藉口,就跟新冠疫情一樣。現在運送貨櫃的成本有比其他時候貴嗎?抑或是航運商在藉機抬價?」他形容情況猶如「鬱金香狂熱tulip mania……泡沫終將破裂,然後一如往常重複崩潰與復甦循環」。

亞洲塞港問題似乎愈來愈嚴重。德國貨櫃航運商赫伯羅特(Hapag-Lloyd)更新的情報顯示,船隻在上海、新加坡等待下錨的時間為三至四天,青島、寧波為一兩天。

丹麥海洋情報商eeSea數據顯示,目前青島停泊20艘船,53艘船等待下錨,新加坡停泊51艘,69艘在等待。

金融時報26日報導,遠東至北歐的運費尚未突破葉門什葉派叛軍「胡塞武裝組織」(Houthi,又稱青年運動)2023年11月開始攻擊紅海船隻時的高峰,但目前呈現淡季不淡的景象。

一般而言,航運旺季落於夏季末及秋季期間,因為零售商此時會開始進口11月黑色星期五及聖誕節購物季需要的商品。德迅國際運輸(Kuehne + Nagel)海運物流部負責人Michael Aldwell說,旺季已經被提前了,部分客戶提前到4月預訂購物旺季商品,其他人則開始建立夏季商品庫存(如戶外家具、烤肉架等)。

Aldwell並表示,本以為今年消費者需求將轉弱、進而削減庫存的客戶如今認錯回補,也導致需求攀高。由於消費者需求沒有部分企業主原先預期的那麼疲弱,因此「他們立刻決定高價搶訂有限的運能」。

海空運費分析機構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也說,進口商在疫情期間學到的教訓是,強化供應鏈韌性的最佳方法,就是盡快建立庫存。他說,部分業者決定現在就進口聖誕節商品,擔心會在傳統旺季面臨缺貨窘境。「這是對紅海危機的直接反應,沒人確定危機何時能解除」。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