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癌症治療少一點反而更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6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有些癌症治療少一點反而更好


治療癌症若太積極,病患可能會接受不必要或太多治療,增加負擔還造成其他副作用和併發症。最近幾項研究顯示,卵巢癌、食道癌及霍奇金淋巴瘤等,若適度降低化療放療的強度及頻率,病患生活會更輕鬆又不影響療效。研究發表於 6 月初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舉行的芝加哥會議。

不必要的手術、化療、放療等,除了病患要承受過多疼痛、感染、器官損傷等風險,也可能增加不安和心理負擔。此外,過度治療也會增加病患和醫療系統的金錢支出。但數十年來,癌症治療研究仍傾向「更多」而非「更少」。

為了逆轉癌症過度治療積習,給他們最適當的照護,科學家質疑:「我們是否要延續使用過去癌症療法?」凱撒永久國家癌症卓越計畫(Kaiser Permanente National Cancer Excellence Program)醫學主任塔特賈娜·科列夫斯卡(Tatjana Kolevska)醫師評論新發現時表示,這是「必須反覆強調的問題」。

以下就是芝加哥會議時提出的癌症治療少一點、效果也不會比較差的研究。

卵巢癌方面,標準卵巢癌手術除了切除病灶,也會切除周圍淋巴組織。但法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出資研究,比較 379 名病患,一半手術時淋巴結切除,另一半沒有,九年後兩組病患存活率沒有差異,且「較不積極治療」的病患併發症還較少,顯示晚期卵巢癌手術不必切除看來健康的周圍淋巴結。

食道癌方面,德國科學家研究 438 名接受手術的病患,半數除了手術也有化療;另一半再多做放療。兩種療程都是公認的標準方案,選哪種取決於病患的臨床醫師。三年後化療和手術病患有 57% 活著,多做放療的病患存活率較低,只有 51%。

霍奇金淋巴瘤方面,武田製藥公司腫瘤醫學部(Takeda Oncology)資助研究,分析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丹麥、瑞典、挪威、澳洲和紐西蘭九國 1,482 病患療法及療效。強度較低治療對血癌更有效,副作用更少。四年後強度較低化療使 94% 病患病情獲控制,化療劑量較高者僅 91%。

上述發現說明,過度治療並非癌症療法最佳選擇,不但療效沒有更好,還徒增不必要傷痛及心理負擔,更別說醫療費用,加劇病患經濟負擔。有別於傳統認為癌症應積極介入治療,近年越來越多專家提倡更謹慎和個人化療程,避免過度治療的負面影響,更注重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