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不再買電動車了,現在美國電動車價格直直落,二手電動車價格也大跌,首次跌到比燃油車更便宜。電動車市場面臨逆風,但經濟學家認為消費者無法決定電動車生死,因法規限制排放,電動車仍是未來趨勢。
年初汽車租賃公司 Hertz 售出 2 萬輛特斯拉車,表示出於多種原因,消費者對電動車需求沒預期高,新聞似乎暗示電動車的慘淡未來。
電動車價格也大幅下滑,iSeeCars 研究指出,2 月二手電動車平均價格比典型燃油車低 265 美元,截至 5 月,價差擴大至 2,657 美元。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二手燃油車平均價格下跌 6.1%,二手電動車平均價格下降 29.5%。研究比較 BMW 3 系與特斯拉 Model 3,雖然去年 6 月特斯拉價格高 2,635 美元,但今年 5 月價格已比 BMW 低 4,806 美元。
作者表示,很明顯二手車消費者不再想為電動車付更多錢,主因就是電動動力系統。6 月美國汽車協會 (AAA) 調查,只有 18% 消費者表示可能買電動車,這是多年來最低。猶豫點包括較高成本、充電站有限,以及擔憂電動車續航。消費者更傾向混合動力車,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會買這種車。
雖然 iSeeCars 報告還沒看到電動車價格觸底,但多數分析師並不擔心被市場拒絕。美國銀行表示,如果消費者不買單,美國排放監管政策可確保電動車繼續生產,只是步伐會放緩。
高盛看好電動車將重新塑造人類未來
高盛 2 月《四輪車的未來》報告預期,到 2035 年電動車可能占全球汽車銷售近一半。新車商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湧現,光中國就可能超過百家電動車商,傳統汽車巨頭也在重組。雖然過去兩年利率上升和資本成本上升,投資者越來越不願意注資電動車新創,可能 90% 新創都在燒錢,但整體軌跡繼續偏電動化。
報告預估占電動車售價三分之一的電池價格會大幅下滑,三年內電池主要生產國中國、日本和韓國將出現電池供應過剩並壓低價格。電池技術也在進步,如固態電池,可將每次充電續航里程從 300 英里左右提高到 600 英里。電動車產業也將從電池回收成長受益,保持有價值金屬流通。高盛研究部預估,到 2040 年,電池近 50% 金屬可能來自回收材料。
高盛也擘劃電動車世界的未來樣貌,指出過去燃油汽車塑造人類生活的物理環境,轉向電動車將對環境和移動出行的未來產生巨大改變。電氣化和自動化很可能齊頭並進,自動駕駛電動車更容易實現共乘,並減少或消除擁有私家車的需求,房屋可能不需要車庫,公司可能不需要大量的員工停車場。
道路和高速公路可能嵌入無線充電線圈,使電動車能夠在行駛中獲取電力。政府也將面臨新的問題,駕駛電動車的人越多,燃油稅就越少,政府將不得不尋找其他收入來源。
自動駕駛電動車可以有效利用道路並解決這些基礎設施問題,但同時也需要更密集、更廣泛的電網。最後可能完全禁止人類開車,讓電動車更高效安全行駛。報告稱未來還會有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現在只是早期階段。
- Used-EV prices are crashing as buyers shift back towards hybrid vehicles
- The future of four wheels is all electric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