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野火又來,科學家:北極野火影響不會停在原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28 日 10:53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極地野火又來,科學家:北極野火影響不會停在原地


歐盟氣候變遷監測機構哥白尼指出,北極圈再次遭受野火蹂躪,這是北極地區過去五年第三次經歷高強度火災。科學家警告,火災是「氣候變遷日益嚴重的怪物」,北極圈野火影響不限北極,北極火災將成暖化的驅動因素。

本月北極火災地點大部分發生在俄羅斯境內的薩哈共和國。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報導,截至 24 日有 160 多起野火影響近 46 萬公頃土地。過去 20 年來,北極東北部經歷極端野火最大增幅。

科學家表示,十年前北極野火被認為是罕見事件,幾乎從未研究過。現在,這種情況在整個夏季都會發生,且燃燒範圍不斷增加。科學家估計,6 月俄羅斯境內野火碳排放量是過去 20 年來第三高,達 6.8 兆噸碳,僅次 2020 年和 2019 年火災。

極地野火將加速暖化

不只俄羅斯境內的極地荒地遭受野火肆虐,加拿大、美國、挪威、瑞典極地地區荒地野火威脅日益嚴重。專家表示,氣候變遷透過多種方式導致並加速北極野火。隨著氣溫升高,雷擊次數增加,積雪減少,表面變得乾燥。北極地區發生的火災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火災季節也更猛烈、持續時間更長。

北極火災加劇暖化。隨著氣候變遷導致北極氣溫升高,野火向北轉移,燒毀北方森林和苔原,富含碳的有機土壤就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當煙灰中的黑碳沉積在冰雪上,吸收太陽的熱,增加融化速度,導致北極變暖,甚至引發更大的火災風險。目前的估計顯示,北極黑碳沉積總量的 12%~15% 來自西伯利亞、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北方森林火災。

西伯利亞野火將造成東亞空品惡化

為了應付失控野火,挪威主持的北極理事會去年 10 月啟動「野火倡議」,目的是將這緊迫氣候變遷議題納入北極議程。北極理事會指出,荒地火災現在是重要環境問題,有深遠生態、社會、經濟和文化影響,清楚提醒人們解決氣候變遷及對北極地區的直接和長期影響的緊迫性。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研究小組最近也發現令東亞居民擔憂的結果。團隊研究西伯利亞日益頻繁的野火,以及日本和西伯利亞下風其他地區,因野火造成暴露於野火煙霧下的風險。

研究員發現,西伯利亞野火產生的煙霧釋放氣溶膠,即空氣污染顆粒導致空氣污染急劇增加,可能導致數千人死亡,並造成數十億美元經濟損失。報告估計中國有 7 萬人死亡,損失 800 億美元、日本 3.2 萬人死亡,損失 1000 億美元、韓國 4000 人死亡,損失 200 億美元。

西伯利亞野火增加是明確的警告訊號,突顯北極這個重要的環境生態系統接近危險臨界點。科學家表示,北極野火的影響不限北極,北極將從全球暖化受災戶轉變成驅動因素,加劇生存危機。

(首圖來源:Flickr/DVIDSHUB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