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增加,亞洲輸歐貨櫃量連 14 揚逾兩年高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28 日 9:01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中國出口增加,亞洲輸歐貨櫃量連 14 揚逾兩年高

中國出口增加,帶動亞洲發往歐洲的貨櫃運輸量連 14 個月增長,創逾兩年來新高水準。

日經新聞27日報導,日本海事中心(JMC,Japan Maritime Center)統計資料指出,因中國出口增加,帶動4月亞洲發往歐洲的海上貨櫃運輸量較去年同月增加4.4%至150萬7,636個(以20呎標準貨櫃換算),連14個月呈現增長,增幅較3月成長1.6%擴大,月運輸量創2022年1月155萬407個後新高。

就發貨地看,4月從中華地區(中國和香港)發往歐洲的貨櫃量較去年同月增加6.3%至117萬2,767個、東北亞(台灣、日本、南韓、俄羅斯遠東地區)減少6.4%至14萬4,289個、東南亞增加1.8%至19萬577個。

就目的地看,4月亞洲發往擁有多數主要港口的北歐的貨櫃量較去年同月增加6.9%至93萬3,397個、發往西地中海的貨櫃量增加4.1%至28萬3,469個、東地中海減少2.8%至29萬770個。

因汽車運輸船短缺,中國電動車(EV)廠積極用貨櫃船出口車輛,也是推升亞洲輸歐貨櫃量揚升的原因,不過因歐盟(EU)決定7月起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關稅,若因追加關稅導致出口減少,可能壓低整體貨櫃運輸量。

Sea-Intelligence 13日報告預測,倘若運能持續吃緊、船隻持續避開紅海,依疫情期間運費走勢,亞洲至地中海的40呎櫃運費每口可能突破2萬美元。

Sea-Intelligence執行長Alan Murphy指出,若以疫情期間每海里運費計算(亞洲至地中海每海里運費為1.6美元、亞洲至北歐為1.4美元),則船隻因紅海危機繞道,導致上海至鹿特丹的40呎櫃即期運費上探18,900美元,上海至熱那亞上探21,600美元,從鹿特丹返回上海的40呎櫃即期運費預料達2,200美元。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