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把錢砸在自建晶圓廠,不如找台積電合作!」他舌戰歐盟高層成 ESMC 推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4 日 9:00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與其把錢砸在自建晶圓廠,不如找台積電合作!」他舌戰歐盟高層成 ESMC 推手


他曾舌戰歐盟高層,促成台積電赴歐設廠。「半導體業研發大腦」imec 執行長范登霍夫,帶著未來 10 年的技術藍圖訪台,說明台灣為何是全球無可取代的合作對象。

暌違5年,被譽為「半導體業研發大腦」的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9月初重返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舉辦技術論壇。

由執行長范登霍夫(Luc Van den hove)領軍的imec,不只想展示未來10年的技術藍圖,更點出半導體產業最有效率的發展模式,是以結盟取代軍備競賽,其中製造部門更是如此,「跟台積電合作,我認為才是面對挑戰的最佳方案」,他直言不諱。

任imec執行長15年
范登霍夫意見受歐盟重視

做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具指標性的研發機構,imec的研發布局一直超前業界一大截,例如早在2006年就投入的EUV(極紫外光)微影製程研究,直到2018年才首度被三星用於記憶體製造;如今當紅的矽光子,imec也早在多年前就投入尖端技術研發。

專研半導體製程、1984年imec剛成立時即加入團隊的范登霍夫,自2009年就擔起執行長重任,不只具備深厚的技術素養,更對半導體產業與地緣政治間的微妙共伴效應,擁有獨到見解。

近期全球半導體業的重大事件:台積電德國建廠,范登霍夫便發揮其影響力。

時間回到2021年,歐洲經歷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等事件衝擊,開始醞釀建立半導體自主,歐洲各國政要思考廣建晶圓廠的可能;但范登霍夫獨排眾議,堅持歐洲不該自建先進晶圓廠,應以自身優勢、特別是在光學和先進技術研發的基礎上,與各國深化合作。

半導體的每項技術都很困難,這個領域非常需要合作」,戴著黑框眼鏡、散發著書卷氣息的范登霍夫,回憶起這段往事,解釋得簡明扼要。

他用工程師的理性,結合將大半生奉獻給半導體的熱忱,不斷在各種公開或私下場合,挑戰擁有龐大民意基礎的歐盟官員觀點。

例如倡議《歐洲晶片法案》的歐盟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呼籲歐盟建立在地的先進晶圓廠。但范登霍夫強調「歐洲在半導體領域採取保護主義,是不現實的」,半導體自主不應造成全球供應鏈的脫鉤,因為技術研發的挑戰持續升高,與其把錢砸在自建晶圓廠,不如找台積電合作,才是更有效的方法。

歐盟高層審慎評估了范登霍夫的專業意見後,做出理性的決定,祭出高額補助,邀請台積電與歐洲企業合資興建晶圓廠。2023年8月,台積電確立德國廠計畫。

「設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成台積電和歐洲領先的汽車產業合作」,范登霍夫認為,這對台積電也是聰明的做法,「它的大客戶是歐洲汽車產業,ESMC(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讓台積電能兼顧與客戶的緊密關係。」

(作者:譚偉晟;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台積電)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