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3D IC 助攻健康檢測!工研院攜凌通開發「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9 日 11:33 | 分類 半導體 , 封裝測試 ,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創新 3D IC 助攻健康檢測!工研院攜凌通開發「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半導體封裝助攻智慧醫療升級,工研院以創新 3D IC 封裝技術結合凌通科技微控制器(MCU)晶片,共同開發醫療檢護服務的「無線感測口服膠囊」,可因應不同場域與情境需求,實現多種感測應用,包括生理訊號監測、溫度、壓力、pH 值等多樣項目,為受檢者提供精準且即時的健康監測。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表示,全球智慧醫療蓬勃發展,透過 AI、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及半導體等技術,實現從精準診斷到個性化治療,再到遠距照護的全面升級,而在高性能、低功耗和小型化需求的驅動,3D IC 封裝技術正在引領醫療設備的創新革命,使醫護裝置向微型化。

張世杰指出,工研院開發出有效縮短設計開發、製程時程的創新半導體封裝技術「4D 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通過在 IC 載板內整合可高速切換的開關晶片,並採用模組化設計,能彈性嵌入多種功能的 IC 或裸晶,例如 AI 晶片、Wi-Fi 晶片及各類感測器,開發時程可縮短至 50%。

張世杰分享,這次結合凌通科技微控制器(MCU)晶片,共同打造醫療照護的「無線感測口服膠囊」,實現多功能感測器的快速開發與部署,展現高科技創新應用能量,並將「4D 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成功整合凌通科技低功耗設計和強大運算能力的微控制器晶片。

「無線感測口服膠囊」,具備三大特色,張世杰指出,第一是具備彈性與可擴展性,這項技術能因應多項健康檢測需求,可根據患者需求選擇不同檢測模組,實現量身定制的醫療服務;第二是快速上線,平台可迅速調整封裝結構、硬體升級,使產品迅速進入市場;第三是高傳輸可靠度,工研院整合凌通科技低功耗晶片,提供穩定且高效的數據傳輸能力。

(首圖來源:工研院)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