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2024 年電動車銷售量大幅成長 50%,總數也超越 8 萬輛,快速充電需求也隨之大增,原本不被看好的充電服務,現在則成為獲利可期的新一代金雞母。
台灣五大充電商之中,UPOWER (旭電馳)雖非站點最多的品牌,但今日卻公布了一項扎實數據,在 2024 年 12 月,單月充電度數就達到 180 萬度,比 2023 年同期增加近 2 倍,全年充電度數則來到 1,440 萬度,以每度均價 8 元估算,年營收已經突破新台幣 1.2 億元。
「我們在全台灣共有 154 快充席位,但同一時間點最多就有 130 輛車在充電,稼動率(最大功率使用比例)平均為 12%,已經邁向穩定獲利。」UPOWER 執行長 Bob 表示,2025 年他們會持續擴增站點,而且全部都是大型站。
經過多年累積的車主行為分析,UPOWER 得出一項反常識的建站心得,「站越小,越沒人用;站越大,就算排隊也有人來充電。」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如果一個充電站只有 2 支槍,一旦遇上硬體故障、車主不會使用或是佔用不走等問題,流動性就變很低;相反,一個有 8 支槍的大型站,就算要排隊,至少還有在動。
而且電動車主其實都慢慢發現,快充站就算排隊,通常也不會排太久,平均每位車主只會在快充站充大約 30 度電,換算下來大約只需要 10~15 分鐘,大型站流動率高,可預期等待時間也就比較容易接受。
大型充電站看起來是一樁好生意,它具有零庫存、穩定金流的特性,但也有前期成本高昂的風險。以這種大型站來說,整地、佈線、建置機櫃和充電樁以及向台電申請電路等費用,加總起來多達 2 千萬,讓許多投資人與營運商卻步,而寧可先從小的做起。
但 UPOWER 發現,目前全台各地的充電站,只要充電槍低於 4 支的小型站,幾乎都是虧錢經營,站體越大、功率越高,營收就會大量提高。
▲ 從 2022 年至今,UPOWER 充電量已經成長 20 倍。
UPOWER 2024 年第二季台北內湖民善站才開始營運,短短半年就成為最熱門站點,單月充電量已經高達 12 萬度,讓他們趕緊開始第二期擴建工程。這座佔地 300 坪的充電站,初期就有 12 支充電槍,後續要再擴充 16 支,今年營收翻倍完全不是問題。
展望 2025 年,UPOWER 預期今年營收將突破 3 億元,也讓他們 IPO 的計畫更有信心,尤其是現階段台灣電動車還屬於早期市場,接下來不僅會持續成長,而且越來越多家中沒辦法充電的人會開始購買電動車,使在外充電的商機持續擴大,UPOWER 已經不煩惱有沒有人來充電的問題,只煩惱還有哪裡有空地可以蓋充電站。
(首圖來源:UPowe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