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數位點餐風氣盛,民眾意見兩極:方便還是負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4 日 16:14 | 分類 科技生活 , 行動支付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See Translation

近年日本飲食業界積極推行數位點餐系統,不少餐廳紛紛採用 QR Code 點餐方式,顧客只需用手機掃描桌面條碼,即可瀏覽菜單、下單、結帳,操作看似簡單快捷,也迎合疫情後「非接觸式服務」的趨勢。然而,這項新科技在方便背後,亦引來不少日本民眾討論甚至批評。

數位點餐普及,店家減少成本

疫情期間,「非接觸式消費」成為飲食業新常態。為降低人員接觸與感染風險,不少日本餐廳開始導入數位點餐系統。透過 QR Code,顧客可用智慧手機查看菜單並即時下單,甚至一併結帳,流程全自助化。

對店家而言,好處明顯。一方面減省人手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降低錯單風險,更方便即時更新菜單與推廣新品。有店主指出,系統還有助統計銷售數據與食材用量,令進貨與管理更精準,提升營運效率。

民眾反應不一,「免費蹭網」成焦點

雖然便利,數位點餐在日本民眾之間評價卻呈兩極化。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質疑「點餐竟要用自己的數據和電量」。一名受訪者表示:「我的流量有限,平時又玩遊戲,到月底數據常常見底。點餐還要用自己網路,真的增加負擔。」也有人憂慮:「如果手機沒電,根本無法點餐,那應該怎麼辦?」

但也有民眾持相反態度,認為整體體驗流暢方便:「比起紙張菜單,更清晰易用。操作簡單,也節省等待時間。」

長者與弱勢族群使用成疑

除了數據與電量問題,也有意見指出,對不擅長使用智慧手機的長者或外籍旅客而言,數位點餐反而構成障礙。有顧客反映:「有時看到其他人操作不來,只好找店員幫忙,反而影響整體效率。」因此有專家建議,數位點餐應保留「人工點餐」選項,確保所有顧客都能順利使用服務,避免「科技排擠」。

提供 Wi-Fi 與充電設備成新指標

面對顧客顧慮,部分餐廳開始提供免費 Wi-Fi 或設有充電插座,減輕顧客使用手機點餐時的資源負擔。IT 專家指出:「雖然點餐所耗流量極少,但餐廳提供配套設施,既能提升顧客體驗,也反映企業誠意與用心。」

數位轉型與顧客體驗須同步

隨著日本社會步入高齡化,加上科技不斷演進,餐飲業在推動數位轉型時,也需顧及不同族群的需要與使用習慣。在高效率與人性化之間取得平衡,才是真正成功的創新。數位點餐或許是未來主流,但其他市場借鏡日本經驗時也須思考:科技便利,是否也伴隨著無形成本?

(本文由 Unwire HK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