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效益大打折扣,研究:AI 只幫員工節省 3% 時間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13:38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經濟效益大打折扣,研究:AI 只幫員工節省 3% 時間

AI 聊天機器人愈來愈人性化,許多人工作與生活已離不開 AI,但美國智庫國家經濟研究局 (NBER) 的研究發現,雖然企業也在 AI 聊天機器人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但至今經濟影響似乎微乎其微。

自從 OpenAI 兩年多前推出 ChatGPTAI 聊天機器人已成為史上應用最快技術,可與 30 年前個人電腦相提並論。但最近第一個將 AI 與就業數據結合的研究發現,AI 影響時間和金錢幾可忽略不計。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最近研究,題為「大型語言模型,小型勞動力市場效應」,調查 7,000 個工作場所 25,000 名員工,關注容易受 AI 顛覆的職業,如會計師、客戶支援專家、財務顧問、人力資源專業人士、IT 支援專家、記者、人工智慧專業人士、行銷等。

AI 影響微乎其微

研究人員在丹麥收集大部分數據,選擇丹麥是因為這個國家 AI 採用率高,且紀錄保存也很詳細。研究發現,AI 聊天機器人帶來的生產率提升,只相當於節省 3% 的時間,但因此提升的生產力中,只有 3%~7% 以更高的薪酬形式回報給他們。

研究也發現,AI 的採用尚未導致大規模裁員,但也沒有為雇主或員工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至於為何 AI 的經濟效率如此之低,研究人員表示,主要是節省的時間用去哪裡,譬如員工使用 AI 來寫電子郵件,因此節省了一些時間,但之後他們會使用這些時間去從事的任務,不一定是生產性任務。

研究發現,員工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八成以上分配給其他工作任務,包括使用 AI 創造出來的額外任務,例如編輯 AI 生成的副本,或者調整測驗方式,來確保學生不會使用 AI 作弊,這些可能都不是生產性的任務。

經濟學家表示,當雇主鼓勵用 AI 並培訓員工時,生產力會提高更多,但企業在採用 AI 技術上的策略不夠明確,也沒有適當的培訓系統,員工使用 AI 的程度參差不齊。研究也點出一個盲點,就是員工可能不想宣傳 AI 讓他們的工作效率提高多少,因為怕公司會丟給他們更多工作。

炒作熱潮結束才是變革開始

去年的諾貝爾獎得主 Daron Acemoglu 預測,十年內 AI 的應用只能使美國 GDP 增長 1.6%,生產力只會提高 0.05%。他年初時說,AI 目的應該是提升人們的就業與創新能力,才能夠維持成長,但現在企業只專注在取代人類員工。除非產業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否則 AI 的互補用途不會奇蹟般的自行出現。

儘管採用速度很快,但經濟學家認為至今 AI 多數還在炒作階段,背後都是基於企業害怕落後 (FOMO) 的心態所驅動,放慢腳步才能讓 AI 有正確的運用機會。雖然 AI 聊天機器人對任何職業的收入或工作時間,都還沒有產生顯著影響,不過工業革命持續一個世紀,在蒸汽機發明很久之後,才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AI 帶來的影響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