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陽集團新任董事長柯俊斌今日出席國際重型機車展,除了展示最新車款,也談到光陽對電動機車的最新發展方針,將和之前做出重大調整。
今年爆發高層人事大地震的光陽機車,先前就傳出是因為路線不同,持保守路線的柯俊斌最終接任董事長大位,似乎也不意外光陽電動機車策略會面臨大轉彎。
「我們當然會繼續發展電動機車,照顧現在的 6 萬多名車主」,柯俊斌表示,光陽長年投入電動機車發展,不會輕易放棄這些產品,但策略上也不會像過去那麼激進,主要問題還是在成本考量。
據柯俊斌所言,Ionex 光是換電系統的累積研發金額已經超過新台幣 15 億元,整個換電網路營運還要加上租金、電費、維護人力,尤其是大型換電站使用 48V 以上高壓電,還需要額外的專業證照才能維護,這些成本都拉扯著 Ionex 發展的腳步。
「除非電池技術有重大改變,讓成本下降,或是重量可以更輕,我們才考慮進一步發展。」柯俊斌直言,如果推出新產品卻沒有顧慮成本和獲利,不是企業經營的合理做法。
在這個策略轉變後,過去幾年新車連發不停的 Ionex,也將停下腳步,至少今年都不會再有新車,而明年會如何也還不明朗。
事實上柯俊斌要煩惱的不僅是電動機車和換電網路的成本,在關稅衝擊下,每年出口額超過數十億台幣的光陽,也面臨壓力。反過來說,由於不確定台灣會不會調降關稅與貨物稅,進口商現在也都不敢拉貨,整個市場呈現停滯。「下半年市場說真的,看不懂。」柯俊斌指出,期望政府儘快宣佈台美貿易談判結果,才能讓企業準備應對方案。
回顧過去幾年光陽的市況,顯然是在油電之間遭到兩面夾擊,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都沒討到好處,柯俊斌希望進一步控制成本,避免過度押注電動機車開發,這樣的策略是好是壞,只能留給日後的銷售數字來驗證。
(首圖來源:光陽機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