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nDisk 與 SK 海力士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共同制定「高頻寬快閃記憶體」(High Bandwidth Flash,HBF)技術規範,並推動標準化,為記憶體市場注入新變數。
HBF 最大的突破,在記憶體堆疊結構並非全由 DRAM 組成,而是引入 NAND 快閃記憶體為主要儲存層,使容量密度可達傳統 DRAM 型 HBM 的 8~16 倍,同時保有高速讀取能力。雖然存取延遲略遜於純 DRAM,但在需要長時間維持大型模型資料的 AI 推論與邊緣運算場景中,HBF 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與散熱壓力,展現不同的優勢。
(Source:Sandisk)
HBF 採用 SanDisk 專有的 BiCS NAND 與 CBA 技術,將高層數 3D NAND 儲存單元與高速邏輯層緊密堆疊,實現高頻寬、低延遲且高密度的互連。
雖然目前 AI 市場仍以 HBM 為核心,但 HBF 在節能與降低 HBM 壓力優勢,成為未來 NAND 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並有潛力在特定應用補足甚至改變現有記憶體配置格局。
HBF 記憶體樣品預計將於 2026 年下半年推出,首批搭載該技術的 AI 推論硬體預定 2027 年初問世。業界預期,憑藉 SK 海力士與多家 AI 晶片製造商的緊密合作關係,HBF 一旦完成標準制定,有望快速獲得市場採用。
(首圖來源:San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