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週四(18 日)宣布斥資 50 億美元策略性投資英特爾,並簽署針對個人電腦與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聯合開發協議,使 NVIDIA 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之一。
這項合作核心在於透過 NVLink 技術,達成與英特爾架構的無縫連接,也使 NVIDIA 的 GPU 帝國擴展至整合顯卡(Integrated Graphics)領域,這領域歷來由英特爾與 AMD 主導。
根據合作協議,英特爾將設計出內置 NVIDIA GPU 晶片的個人電腦處理器;NVIDIA 也為英特爾 Xeon 平台鋪路,使其在 AI 基礎設施與資料中心產品線中扮演更重要角色。透過將 NVLink 互連技術整合至 CPU 設計中,NVIDIA 能同時提供基於自研 CPU 與英特爾 Xeon 處理器的 NVL72 系統,進一步拓展個人電腦圖形市場的市占率。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於週四的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我們能透過 Intel x86 CPU,直接將其整合進 NVLink 生態系,打造這些機架級的 AI 超級電腦。」
英特爾最新一代 Xeon 處理器採用模組化 I/O 晶片,整合 NVLink 相較幾年前應該相對簡單。對英特爾來說,這項合作本質上等於是一條捷徑,可快速加入機架級運算的競爭。
NVIDIA 能從這筆交易中獲得什麼?
除了約 4% 英特爾股份外,預期 NVIDIA 與英特爾在硬體協同設計上有更緊密的合作,且能幫助前者進一步觸及英特爾的廣大客群。
黃仁勳認為,資料中心 CPU 的可服務市場規模約為 250 億美元,筆電市場則是一年 1.5 億台,預期這筆投資回報將非常驚人。由此可知,筆電市場可能是 NVIDIA 真正看重的部分,當將自家 GPU 直接整合進英特爾處理器時,NVIDIA 有機會進入一個過去無法觸及的市場。
「市場上有整個區段是 CPU 與 GPU 整合,這可能是因為外型設計需求、成本考量、電池壽命,或其他各種不同的原因。」黃仁勳表示,這個區段至今大致上是 NVIDIA 所未能觸及的,而這個市場區段其實非常龐大,而且非常有利可圖,但今天仍未被充分滿足。
市場關注與英特爾的合作,是否會影響 Arm 架構推進,但黃仁勳強調會持續 Arm 路線,目前有非常多客戶,也正在打造下一代 Vera 架構產品。
另談到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黃仁勳坦言一直有評估英特爾的代工技術,未來也會持續這麼做,但這次的宣布完全聚焦在客製化 CPU,意味與 NVIDIA 的合作關係著重於產品,而非製造。
外媒則認為,雖然 NVIDIA 會持續投單台積電,但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仍有機會間接受惠,例如承接封裝與最終組裝的訂單。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