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熱潮引爆三星暫停 DDR5 合約報價,結構性短缺衝擊全球 DRAM 市場失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3 日 13: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Samsung , 半導體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熱潮引爆三星暫停 DDR5 合約報價,結構性短缺衝擊全球 DRAM 市場失序

AI 浪潮的強力席捲之下,全球記憶體市場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結構性供需失衡,其中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缺貨危機,已從市場預警升級為供應鏈的「斷糧」恐慌。這場危機的核心事件,是記憶體龍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率先帶頭,於 10 月暫停了 DDR5 DRAM 的合約報價。此舉立即引發了 SK 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等其他原廠相繼跟進,導致供應鏈面臨嚴重的供貨中斷,迫使有急需的業者只能轉向現貨市場搶貨。

Digitimes 報導,記憶體短缺的加劇,主要歸因於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持續擴大資本支出投入,以及 AI 運算的排擠效應日益嚴重。在原廠供應策略趨於嚴格的背景下,三星在 10 月延遲提供合約報價,甚至向下游客戶表示「沒貨可賣」,此舉直接導致 DDR5 現貨價格在短短一週內調漲了 25%。

市場研究及調查單位 TrendForce 表示,目前市場陸續有報價,但的確被動,導致 10 月成交非常有限,價格也由單季模式改成逐月報價。而就目前的報價狀況來看,主要是三星暫停報價,其他供應商也轉為觀望態度,形成競價氛圍。業界人士擔憂,原廠不提供報價恐將成為未來的常態。由於上游原廠目前僅針對科技大廠或一線 CSP 業者提供報價,DDR5 幾乎完全沒有釋出給其他一般客戶。這種供貨緊縮,讓記憶體市場已完全進入「賣方市場」。

由於合約報價停擺,現貨市場成為唯一選擇,導致價格急速般飆升。DRAM 現貨價在近 1 個月以來全面陷入瘋狂大漲。其中,DDR5 16Gb 價格從 9 月底的 7.68 美元,單月暴增至 15.5 美元,單月漲幅高達 102%,成為所有產品線中漲價最為驚人的品項。另外,儘管第四季合約價尚未確認,但市場預期,從第四季開始至 2026 年上半年,DDR5 價格將呈現暴漲走勢,逐季漲幅將以雙位數幅度調升。趨勢若如此,DDR5 16Gb 報價 2026 上半年有達 30 美元天價的可能。

由 DDR5 暫停報價引爆的危機,記憶體控制 IC 廠商慧榮總經理苟嘉章分析,此輪短缺與過去不同,並非單一因素或減產所致,涉及多核心元件同時缺貨,形成強大「拉扯性」需求。

苟嘉章強調,根本性短缺來自人工智慧推論(AI Inference)需求爆發性增長,造成 HBM 極度擠壓效應。目前記憶體和儲存元件面臨極度供不應求的局面,HBM 缺貨量極大。除輝達(NVIDIA)外,AMD、博通、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等大廠 GPU 和加速器需求也同步上揚,連中國市場對 HBM 的需求也在增加。

另外,產能結構性受限,在 HBM 強勁需求下,DRAM 大廠正將資本支出與產能大幅轉向利潤更高的 DDR5 和 HBM 生產,導致整體 DRAM 產能緊張。苟嘉章指出,HBM 的生產存在嚴重的結構性限制。因為要達到與 DDR5 相同的密度,HBM 需要高達三倍的晶圓產出。這種轉換極大地排擠了傳統 DRAM 的供應空間。

苟嘉章還觀察到,AI 領域的資本支出正在發生關鍵轉變。雖然 AI 訓練仍在成長,但預計到了 2026 年,AI 推論的資本支出將大幅超越訓練。AI 推論對記憶體和儲存的需求極為龐大,對 HBM、高容量 SSD 及硬碟(HDD)均產生強勁要求。因此,在結構性短缺之下,DRAM 供應的緊張程度已非原先預期。尤其,目前市場缺口已非原先預期的七至八成,而是 需求量與產出量的差距已達到雙倍之巨。

這種「恐慌性短缺」直接改變了產業的議價模式。苟嘉章強調,議價焦點已從「價格」轉向 「供應能力」上,這就造成了暫停了 DDR5 DRAM 合約報價的情況。在此情況下,連科技大廠如蘋果(Apple)都在努力爭取 2026 年的產能分配,且不見得能拿到全部數量。這顯示市場已進入 「有貨就好」 的階段,價格談判幾乎停擺。

還有,美國四大 CSP 業者(亞馬遜、Google、Meta、微軟)近期全數上修資本支出,且預計 2026 年將加碼投入。這股對高階記憶體晶片的強勁需求,有增無減,導致原廠為了追求更高的獲利空間,將產能轉向利潤更高的 DDR5 及 HBM 產品。而且,要增加先進 DDR 技術(如 DDR5)的產能耗資巨大且耗時。若要將 DDR 使用 1b 或 1c 技術的產能每月增加一萬片晶圓,所需的先進技術資本支出約為 100 億美元。由於先進設備交期長、製程複雜,產能無法迅速增加,使得短期內難以緩解供需差距。

基於以上的情況,全球三大記憶體製造商,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皆無法為這波AI需求提供足夠的DRAM,所以各大廠正積極投入HBM的研發與量產。其中SK海力士 預計到2027年,其大型FAP開始大量生產DRAM時,DRAM的缺貨情況結實才有希望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三星是預期到2026年底使其HBM產能規模達到相當可觀的程度。美光方面正在加快新加坡廠區HPN(HBM)的產能擴張。

然而,面對原廠暫停報價,模組業者普遍擔憂「斷糧後,只會更餓」,在價格持續看漲的預期下,進貨成本陷入兩難。先前苟嘉章也預計,當前的結構性短缺情況將持續到 2026 年。至於 2027 年的情況,目前仍無法預測,轉折的關鍵點在於重複下單的情況何時開始發酵。因此,這場由 AI 驅動的結構性短缺,正考驗著 DRAM 大廠的企業責任。他們面臨艱鉅的挑戰,必須在利潤豐厚的資料中心需求、以及手機、汽車等其他產業鏈之間,平衡資源分配。否則,可能導致整個產業鏈的崩潰。

總而言之,三星暫停 DDR5 合約報價,是當前 AI 狂潮下記憶體市場供需極度失衡的縮影。由於 HBM 產能的結構性限制,加上 AI 推論對高效能記憶體的需求爆發,使得原本應做為主流產品的 DDR5 供應被極度壓縮,導致價格單月翻倍,並將市場完全推向賣方市場。這場由結構性限制與空前強勁需求交疊的變局,將持續考驗各大廠的智慧與應對能力。

(首圖來源:三星)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