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政府將對中國電動車等戰略性產業開徵新關稅,保護美國製造業,但專家認為,這可能讓中國業者加速轉移至墨西哥、越南來洗產地躲關稅。
路透社14日報導,美國官員及貿易專家都說,若不祭出強力措施,防堵從墨西哥等國家轉運而來或略微處理的中國製品,那麼美國市場依舊會遭中國生產過剩的低價品淹沒。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主任、現任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貿易政策教授Eswar Prasad說,最新關稅雖能直接阻擋來自中國的進口品,但多數商品仍很可能會轉運至未受關稅影響的國家,然後進口至美國。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升溫,墨西哥跟越南因為成本較低、距離又較近,因此最受惠。
墨西哥是因美墨加協定而取得零關稅,越南則可能獲美國商務部授予「市場經濟國家」(market economy)地位,這可減少越南進口品面臨的反傾銷稅。
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進口源。2024年第一季(1-3月),美國超過1,15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來自墨西哥,中國進口品則不到1,000億美元。
這讓不少人擔憂,墨西哥已成為中國商品躲避美國關稅的轉運中心,因為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鋼鐵製品日增,而中國電動車商比亞迪(BYD)也在墨西哥尋找地點建廠。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