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NVIDIA 需求推動 FOPLP 發展,量產時間落在 2027~2028 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3 日 14:20 | 分類 半導體 , 封裝測試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MD、NVIDIA 需求推動 FOPLP 發展,量產時間落在 2027~2028 年

TrendForce 指出,自台積電(TSMC)2016 年開發 InFO(整合扇出型封裝)的 FOWLP(扇出型晶圓級封裝),並用於 iPhone 7 手機 A10 處理器後,OSAT(專業封測代工廠)業者競相發展 FOWLP 及 FOPLP(Fan-out Panel Level Package,扇出型面板級封裝),以提出單位成本更低的封裝解決方案。

今年第二季起AMD(超微)等晶片業者積極接洽台積電及OSAT業者,以FOPLP封裝晶片,帶動業界對FOPLP的關注。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FOPLP封裝導入方面,主要三種模式為「OSAT業者將消費性IC封裝方式自傳統封裝轉換至FOPLP」;「foundry(專業晶圓代工廠)、OSAT業者封裝AI GPU,將2.5D封裝模式自晶圓級轉換至面板級」;「面板業者封裝消費性IC」等三大方向。

從OSAT業者封裝消費性IC,從傳統封裝轉換至FOPLP的合作案例看,以AMD與力成、日月光洽談PC CPU產品,高通與日月光洽談PMIC(電源管理IC)產品為主。以目前發展來看,由於FOPLP線寬及線距尚無法達到FOWLP水準,FOPLP應用暫時止步於PMIC等成熟製程、成本較敏感產品,技術成熟後才會導入主流消費性IC產品。

若觀察晶圓代工、OSAT業者封裝AI GPU,將2.5D封裝模式自晶圓級轉換至面板級合作模式,以AMD及NVIDIA(輝達)與台積電、矽品洽談AI GPU產品,既有2.5D模式下晶圓級轉換至面板級,並放大晶片封裝尺寸最受矚目,惟技術性挑戰,晶圓代工、OSAT業者尚在評估階段。

以面板業者封裝消費性IC為方向的以恩智浦、意法半導體與群創洽談PMIC產品為代表。

從FOPLP對封測產業發展的影響面看,第一,OSAT業者可提供低成本封裝解決方案,提升既有消費性IC市占,甚至跨入多晶片封裝、異質整合業務;第二,面板業者跨入半導體封裝業務;第三,晶圓廠及OSAT業者可壓低2.5D封裝模式成本結構,甚至將2.5D封裝服務自AI GPU市場推廣至消費性IC市場;第四,GPU業者可擴大AI GPU封裝尺寸。

TrendForce認為,FOPLP優勢及劣勢、採用誘因及挑戰並存。主要優勢為低單位成本及大封裝尺寸,惟技術及設備體系尚待發展,商業化進度為高度不確定性,FOPLP封裝發展的消費性IC及AI GPU應用量產時間點,可能分別落於下半年至2026年,以及2027~2028年。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