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今(6 日)召開產業白皮書發布記者會,以每兩年形式推出白皮書,期望及時洞悉產業發展,認為台灣半導體生態系是最有機會對外擴展的機會,當中亦提到多項產業政策建言,期盼政府擴大政策的支持力道,積極協助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海外拓銷,而先進封裝生態系更是重中之重。
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預期,2024 年台灣電子設備產值將超過 4,500 億元,其中半導體設備產值 1,532 億元,顯示器設備產值 1,065 億元,半導體設備產值和出口金額皆是國內機械設備產業第一名;預估到 2028 年台灣電子設備產值將超過 5,000 億元,其中半導體設備產值將接近 2,500 億元。
本次白皮書訴求方向聚焦在「半導體與先進封裝設備」、「AI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國際合作與市場拓銷」、「人才培育」等面向。TEEIA本著結合產學研資源,帶動產業升級的使命,建請政府在擴大半導體設備研發採購抵減、推動關鍵技術發展、深化在地供應鏈、擴大新創投資規模、優化攬才環境、拓展全球市場等六個方面,制訂明確產業發展策略,因應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快速帶動產業國際布局與強化供應鏈韌性,引領台灣關鍵產業邁向國際市場。
舉例來說,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建議強化產業轉型基金,擴大研發採購抵減,從法規稅著手;產學研合作推動關鍵技術發展;深化在地供應鏈,促進產業升級;擴大新創投資規模,打造創新生態系;優化攬才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強化半導體供應鏈國際合作,拓展全球市場。
被問到川普上任可能帶來的影響,台灣電子設備產業白皮書召集人葉勝發認為,川普是生意人,再來談經濟、國防、科技,上任後相信會逐漸限縮美國《晶片法案》,採用關稅制度傷害的反而是自己,整體來說,川普上任影響不大,甚至可能更好,因為他不只會打壓中國產業,日本、韓國、台灣也可能受到影響,但台灣在半導體領域屬於相對抗壓的狀態,因此預期這是短空長多。
另針對美國出口限制是否影響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台灣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暨漢民副總經理林士青表示,期盼政府提供明確限制,企業可避免並遵循政府要求和限制,例如出口中國時也申請出口許可,希望政府因應美國政策提供紅線規劃,讓企業做為遵循的依據。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