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角川最大股東的 Sony,文創娛樂早超越消費電子成主要營收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23 日 8:00 | 分類 PlayStation , 網路 , 遊戲主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成為角川最大股東的 Sony,文創娛樂早超越消費電子成主要營收

2024 年底,Sony 宣布以約 500 億日圓(折合約 3.18 億美元)取得日本角川(Kadokawa)集團約 10% 的股份,此舉使 Sony 成為擁有 FromSoftware(著有〈艾爾登法環〉(Elden Ring))、Spike Chunsoft、Acquire、Gotcha Gotcha Games 等多家遊戲工作室的角川集團最大單一法人股東。先前業界曾傳出 Sony 想全面併購角川的風聲,但此次行動明顯更偏重策略性資本聯盟與內容合作關係,顯示 Sony 有意在遊戲、動畫、影視、小說出版領域取得更多 IP──而非是全面性地獲得角川。

在 Sony 與角川簽訂的「策略資本及事業聯盟協定」中,雙方將積極嘗試將角川旗下知名 IP 改編為真人電影、電視劇,還有共同製作更多動漫作品。同時,Sony 亦可透過角川的豐富資源、進一步擴大動畫、遊戲的製作與發行規模。對角川來說,與 Sony 聯合將有助於將自己的 IP 發展至更多海外市場版圖,藉由 Sony 的全球內容通路,將日本在地 IP 輸出至國際市場;對 Sony 而言,此次可穩固其在文創產業鏈的地位,從遊戲、音樂、動畫到影視,多方資產相互加乘。

事實上,Sony 早就不是以往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聞名的硬體公司了──Sony 現在底下握有 Sony Music、Sony Pictures、PlayStation、Crunchyroll 及多家遊戲與影視製作工作室,其文創內容事業已占整體營收約六成,相比於 10 年前的 30% 來看,Sony 已經成功地從一個硬體公司,蛻變為一個以電影、遊戲、動漫、音樂等文創內容為主的娛樂公司,成為類似迪士尼那樣從內容製造到全球發行的大型娛樂公司。

▲ Sony 的營收改變幅度非常大。(Source:Statista

Sony 的歷史轉型路徑

從二十世紀下半葉起,Sony 曾以隨身聽(Walkman)、電視、攝影機等硬體名揚四海,直至 1990 年代中後期,Sony 開始涉足遊戲主機市場,以初代 PlayStation 進軍全球,奠定其在遊戲產業的重要地位。而在日圓升值的泡沫經濟破掉前,錢多到炸的日本企業到處收購美國資產,Sony 就是在這時買下了哥倫比亞公司──也就是之後的 Sony 影業,並全資入主哥倫比亞唱片並改制為 Sony Music;後來因為與任天堂合作遊戲主機以失敗告終,Sony 憤而開發了 PlayStation,一頭栽入了遊戲製作的領域,從此也開始收購遊戲工作室與版權資產。

購買電影與音樂公司的行為在當時都被認為是一種暴發戶行為──尤其當時 Sony 是在 1989 年以 34 億美元併購哥倫比亞公司、同時承擔 16 億美元的附帶債務,這個併購可說是天價,這間後來被稱為 Sony 影業的公司,要說未來會成為全球第五大電影公司,沒人能夠想像。但相比於在泡沫經濟收購一堆資產、卻又在泡沫後賣掉資產的日本公司來說,Sony 對於電影與音樂事業並沒有等閒對待──也讓他們在之後得以在文化版圖上越發壯大,只是當時還看不到。

直到智慧型手機出現後,Sony 的重心一直都放在消費電子產品上,其中包括電視、手機、筆電等產品,但在手機失利的狀況下,Sony 反而是在遊戲業務蒸蒸日上,最終 Sony 賣掉了包括 VAIO 品牌在內的多項業務。在中國製造逐漸進入世界的範圍後,消費電子產品競爭越來越激烈,反而是 PlayStation 遊戲業務蒸蒸日上,這讓 Sony 也逐漸將投資重心放在文創產業,特別是遊戲、音樂、影視及動漫等軟實力領域──而平井一夫的上任就代表 Sony 的政策逐步改變。

如今,Sony 在遊戲機的領域持續保有優勢,同時也開始整合旗下的文創產業:將影視(電視節目或電影)、遊戲、音樂三者相互延伸:例如電玩改編的〈祕境探險〉(Uncharted)、〈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或是刻意在 YouTube 上經營的音樂節目〈The First Take〉等,都是 Sony 這幾年較為成功的橫向嘗試。但實際上 Sony 音樂、Sony 影業、PlayStation 都已經有獨當一面的營收本事。

Sony 的內容戰略下一步

比起還想做串流夢的派拉蒙來說,至少 Sony 知道自己沒辦法在影音平台上與他人競爭,因此在串流市場百家爭鳴之際,Sony 選擇成為「內容軍火商」,將 IP 授權給各大串流服務平台,而非投入自建大型串流服務的高成本漩渦中。此舉避免了如派拉蒙、華納兄弟探索等公司所遭遇的串流高成本漩渦中,得以獲取穩定收入曝光 IP 最大化價值,且仍能在電影播放完畢後,持續從不同平台授權中獲得高額利潤。

但 Sony 並非沒有串流夢──他們只是選擇另一種戰場。2021 年以約 12 億美元收購 AT&T 旗下的動畫串流平台 Crunchyroll,除了讓 Sony 成為全球最大日系動畫串流服務外,也被稱為是 Sony 這幾年來最成功的一場投資。Sony 能透過 Crunchyroll 整合 Aniplex、Funimation 等服務形成完整的動漫內容供應鏈,加上此次對角川的戰略投資,Sony 已取得「動漫、遊戲、輕小說、電影電視劇」的跨媒體內容製作優勢。

Sony 對 IP 的重視也反映在遊戲與娛樂生態的開發:PlayStation 系列主機透過網路串流與付費訂閱(如 PlayStation Plus)模式,創造遊戲內容的長期營收管道。而在遊戲開發層面上,即便有如同〈星鳴特攻〉的失敗慘賠,但也是有〈戰神〉(God of War)、〈地平線〉(Horizon)之類的成功案例──為了能夠有更多競爭的籌碼,Sony 也在做一些全新的嘗試,例如如將自家遊戲〈絕地戰兵 2 Helldivers 2〉推向 Windows PC 平台發售,擴大遊戲用戶社群的基盤。

▲ 據稱現在 Crunchyroll 有超過 1500 萬的訂閱數字。(Source:Crunchyroll

遊戲、影視、動漫:Sony 的跨媒體生態圈

Sony 目前的策略,就是在強化自身在 IP 生態中的掌控力──透過創造更多的智慧財,讓智慧財能在不同的平台中發揮綜效、成為內容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Sony 集團的執行長吉田憲一郎曾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明確表示,未來 Sony 將會成為 IP 的創作者、塑造者。Sony 將持續投資遊戲、動漫、音樂及影視領域的原生內容,並運用多年累積的技術優勢(如攝影機、聲光技術等)為實體及線上娛樂活動提供支援。這些 IP 最終也將成為 Sony 銷售硬體最佳的基石,可以藉由結合音樂會、現場表演等方式推進軟硬體整合,進一步鞏固 Sony 在兩者間的營收比例。

在投資者眼中,Sony 的內容銷售轉型已顯現成效。Sony 股價在日本股市已經創下約 20 年來新高,Morningstar 分析師也上調 Sony 的「公平價值評估」,將其「護城河」評級自「無」提升至「寬廣(Wide)」:理由是 Sony 在音樂與遊戲業務上的穩健布局、已建立極具防禦性的商業模式。透過對內容資產的收購與投資,Sony 已從過去倚賴硬體銷售的脆弱結構,成功轉型為能長期產生高報酬率、持續回饋投資人的文創巨頭──與迪士尼的做法越來越接近。

可喜的是,從票房超爛的〈蜘蛛夫人〉、投資失敗的〈星鳴特攻〉為例,即便在內容上的投資失敗,也沒有阻止 Sony 持續投資內容的決心──甚至與角川達成股權實質上的戰略合作,這代表 Sony 已經越來越像一間娛樂公司:投注在內容上的多產,才會增加內容娛樂產能轉化為長期 IP 的可能性。

▲ 〈猛毒〉的影片評價普遍不高,但票房卻很驚人。

Sony 如何透過打造 IP 鞏固未來

從消費電子大廠到文創影視娛樂公司,Sony 的蜕變不僅是產業自我進化的縮影,更是全球商業環境轉型的印證──有如此戲劇性改變的公司並不多,而 Sony 的轉變肯定在歷史值得記上一筆,也足以被稱為是世界上轉型最成功的硬體公司之一。與消費性電子營收不同的地方,是一個 IP 一旦深耕在粉絲心中,你就有機會持續從這個 IP 上獲得利益。換句話說,現在的 Sony 跨足如此多的領域、掌握如此多的智慧財資源情況下,即便往後遭遇營收危機,Sony 的 IP 本錢就會保住 Sony,不致於會電子產品銷售不佳,讓公司陷入可能會因此而破敗的危機。

當然,Sony 並非沒有危機,事實上遊戲業務面臨的競爭比以往都激烈,抱著一個 PlayStation 的時代還能持續多久,可能是未定之天;而像 Crunchyroll 這種針對動漫的串流平台,就只能吸引一些專看動畫的核心用戶──其他人則仍然會持續在大型串流平台上收看動畫,因此 Sony 勢必得持續把一些現象級動畫授權給大型串流平台,以避免 IP 的影響力會因為擴散範圍不夠廣大而流失。

然而,從目前的產業脈動來看,Sony 的轉型範例無疑具有啟發性。Sony 以長年深耕硬體技術所積累的品牌信任度為基礎,成功將重心轉向內容創造與 IP 經營,以遊戲、音樂、影視、動漫多點開花的策略,在廣大娛樂市場中建立堅實的生態鏈。Sony 不僅活用日本在地豐富的次文化資產(輕小說、漫畫、動畫)向全球推廣,還能透過國際合作,在歐美市場與其他的 IP 巨頭公平競爭──握有了角川資源的現在,Sony 有了一個能持續打造 IP 的寶庫,且能與歐美的內容娛樂巨擘競爭。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