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摩爾線程(Moore Threads)近日推出全新版本的 MUSA SDK,成為 NVIDIA CUDA 的首個替代方案,可相容國產 MUSA MTT GPU 系列,並支援英特爾、海光 Kylin 處理器並可轉移 CUDA 程式碼。
為了減少對西方依賴,中國正努力發展半導體生態系統,包括自製矽晶圓、晶圓廠設備、記憶體、CPU 甚至GPU。由於高效能的 NVIDIA GPU 出口仍處於停滯狀態,摩爾線程提供 CUDA 的替代方案。
根據介紹,MUSA SDK 是一個摩爾線程 GPU 並行運算開發 SDK 的集合,包含 MUSAToolkits(內置運行時、編譯器、GPU 加速計算庫、遷移和優化工具)及計算庫、神經網路加速庫、通訊庫等一系列開發工具,方便開發者一站式安裝 MUSA 應用開發環境。借助 MUSA SDK ,開發者可以快速開發出針對摩爾線程 GPU 優化的並行計算應用。
此外,MUSA SDK 內建一套名為 「MUSIFY」的程式碼轉移工具,能將現有的 CUDA 程式碼快速轉換成 MUSA 格式,讓開發者無需從頭重寫,大幅降低切換平台的技術門檻與時間成本,推測原理類似 ZLUDA,可能是執行時期翻譯 PTX 程式碼。
同時,摩爾線程也透過官網展示其完整技術堆疊的實力,包括語音合成、AI 圖像生成、影像處理、AI 驅動的 3D 臉部建模等多項展示。部分展示目前就可線上體驗,據稱部分演示運行於該公司 MTT S3000 資料中心級GPU 上。
儘管 CUDA 在技術成熟度、發展進程與支援性方面具備明顯優勢,MUSA 仍有潛力在小型本土化場景中取得立足點,並逐步成長。
(首圖來源:摩爾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