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成 5 月 27 日股東會將改選董事,公司以董事長洪水樹為首,提名 4 席董事、3 席獨董足額名單,而外資股東 TIHIM 今年以 1% 股東身分,提名 1 席董事、3 席獨董,出現 11 人搶 7 席董事的競爭局面,為台灣首度有外資股東卡位董事會的案例,使可成今年董事改選備受關注。
可成董事會決議配發下半年現金股利 8 元,全年合計 15.5 元,配息率接近 80%,還有年初完成的庫藏股買回 60.9 億元,等同 2024 年回饋股東近 164 億元,更決議買回庫藏股,預定買回 3,300 萬股,價格區間 138 元至 307 元,再次展現可成捍衛股東權益的決心。
台灣史上第一個的外資股東行動主義,歷經三年,可成外資股東從第一年提案要求可成修改公司章程,把股利決定權還給股東,再到第二年落實公司章程修訂案表決,今年外資股東 TIHIM 決定直接參選董事會,試圖從內部改變可成的治理結構。
可成首納女性董事候選人
回頭來看可成今年的董事改選名單,提名永昱投資提名的郭素惠、可成董事長洪水樹、可成總經理洪天賜、可成董事雷孟桓 4 席董事,以及曾文哲、梁從主、詹文雄 3 席獨董,首度納入女性董事候選人,展現可成對多元治理、永續經營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度承諾。
可成表示,這次董事候選人共 7 名,橫跨電子製造、傳產經營、 財稅規劃及高科技產業鏈,其中由永昱投資提名的郭素惠,為可成自創立以來首位女性董事候選 人,現任威致鋼鐵董事長兼總經理,並擔任台南產業社團「億載會」會長,期望彰顯可成對女性領導力與多元價值的尊重與實踐。
獨董名單中,詹文雄畢業於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及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具備國際資本市場及高科技產業背景,曾任國票華頓投信副總,現為新應材董事長兼執行長,並為多家科技公司董事及獨立董事,熟悉半導體與材料產業鏈,期望能協助可成在轉型升級與跨國布局中掌握機會。
外資股東首見卡位董事會
外資股東 TIHIM 今年以 1% 股東身分,提名王亞倫 1 席董事,以及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黃科傑與林祺衛 3 席獨董,並獲得可成董事會通過,外資股東 TIHIM 執行長王亞倫表示,目的是希望協助及監督可成經營,讓可成的營運及未來發展更好,並不是為了爭奪可成經營權。
王亞倫指出,從三年前發動台灣史上第一個外資股東行動主義,一路以來的確是為了眾多的小股民爭取股東該得的權益,而這段時間,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是格外不容易,從一開始的股東提案被董事會非法剔除,更被可成提告涉嫌刑法加重毀謗罪、加重妨害信用案件,一度令人感到灰心。
歷經三年,可成股利政策由每年 10~12 元,至今提升到 15.5 元,創有史以來最佳股利政策,庫藏股的實施執行率也從原有的 6 成提升到超過 9 成,王亞倫分享,相當樂見可成對股東的重視,外資股東也感到十分欣慰。
外資股東目的協助監督
TIHIM 隸屬新加坡 TIH Limited 集團,主要股東包括香港力寶華潤、香港亞皆老街管理及 Transpac 匯亞集團,而執行長王亞倫活躍於中國與香港資本市場,至於針對中資疑雲,王亞倫說明「TIHIM 並非中資」,這從投資可成開始至今,金管會、保管銀行中國信託都做過背調證明。
可成今年董事提名人選,完全依照可成近年規劃來提名考量人選,包含醫療生醫、半導體科技等產業,希望協助可成多角化布局,王亞倫認為,此時也是併購的絕佳時機,提名人選中有國際財務投資專家輔佐,更能加速達成公司積極轉型的目標。
王亞倫強調,外資股東的目標並非控制可成,而是希望透過外部董事的參與,推動可成在經營策略與資金運用上的改革,這對所有股東都有益,並對外資支持度充滿信心,更不排除進一步徵求委託書,正式揭開 TIHIM 以 1% 持股的外資股東身分,挑戰持股掌握近 35% 洪氏家族的序幕。
(首圖來源: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