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今天出席「Taiwan Next 前瞻國家智庫」成立大會,暢談台灣的 ESG 挑戰,他表示,碳有價時代來臨,大家看到金額,才會更有感,更有動機節能減碳,因此碳費不管收多少,趕快做就對了。
周志宏今天表示,包括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及台灣碳費制度都將陸續實施,碳有價時代已經來臨,企業必須趕快適應這個新的環境。
他認為,不管收多少錢,碳費機制一定要趕快啟動,收了之後就會知道後面還有多少事要做。大家看到金額,就有成本概念,知道哪裡該省,哪裡可以節能減碳,決策者也比較容易下決策。
他舉台達電推動企業內部碳定價的經驗為例,台達電2014年就嘗試導入碳定價機制,起初從最大生產基地中國廠開始,每噸碳定價20人民幣,到2017年台達電集團全球實施碳定價,價格提升到50美元,2021年再上調到300美元。
周志宏說,台達電實施碳定價,每年可收到的碳費基金高達新台幣數十億元,但收錢不是重點,重點是要用掉,目的是希望真正達到節能減碳。
台達電把收到的碳費基金,投資能資源管理、低碳創新、再生能源開發等,助力推廣減碳行動,形成企業減碳的正向循環。他強調,這些減碳效益不是只有一年,而是持續每年發生,因此愈早做愈好。
(作者:曾仁凱;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