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CBAM

歐盟低碳轉型政策觀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2 日 7:20 | 分類 ESG , 國際觀察 , 技術分析

歐盟政策是成員國執行低碳轉型的依據,因此多設有中長期目標願景,歐盟近期提出的政策聚焦在強化技術發展,例如《淨零產業法案》提及多項淨零技術發展目標,由於各成員國技術能量與發展情況不同,因此歐盟並未對技術發展路徑進行描繪,而是就淨零技術各階段要達成的目標進行設定,做為成員國協調各自標準與產業技術研發布局的前提。

繼續閱讀..

CBAM 啟動全球貿易新制!TCDD:企業應提早備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06 日 15:13 | 分類 淨零減碳 , 能源科技 , 財經

全球致力降低碳排放,歐盟率先試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理事長黃釗盈表示,各國積極規劃課徵碳稅,但規管產業的標準不一、計算碳排方法學不同,勢必會增加台灣企業出口經營成本,建議政府應提早備戰,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全球國際貿易新制。

繼續閱讀..

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台灣碳費開徵後有望抵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03 日 18:40 | 分類 ESG , 公司治理 , 淨零減碳

為了讓台灣企業更理解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丹麥能源署顧問何耶柏(Morten Højberg)指出,過渡期須留意資料可用性和貿易障礙,至於 2026 年正式施行後,更要注意資料有效性,並透露台灣碳費開徵後,未來有機會可抵減歐盟 CBAM。 繼續閱讀..

碳有價時代來臨!台泥張安平:防止「碳洩漏」應推動 CBAM 配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14 日 19:26 | 分類 公司治理 , 淨零減碳 , 能源科技

環境部本週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並預定在 3 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台灣年碳排量逾 2.5 萬噸的企業須根據 2024 年排放數字,自 2025 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 CBAM 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

繼續閱讀..

企業面對歐盟 CBAM,曾文生: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碳盤查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05 日 17:00 | 分類 能源科技

台電與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今(5)日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內容涵蓋碳中和策略、氫能發展與燃氫混燒技術,以及電動車等綠能議題。面對歐盟 2026 年實施的 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受訪表示,目前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碳盤查,政府也應協助企業進行節能減碳作業。

繼續閱讀..

半導體業淨零打群體戰,工研院助 SEMI 設碳盤查平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26 日 10:16 | 分類 ESG , 淨零減碳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開始試行,美國也展開清潔競爭法案(CCA)立法,全世界新的貿易障礙正在形成。面對淨零的挑戰,產業界準備打「群體戰」,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將透過工研院協助,打造碳盤查平台,串聯上下游產業鏈與國際廠商競爭。

繼續閱讀..

臺灣 AFACT 卓政宏代表出席聯合國會議,探討全球電子供應鏈與減碳發展國際事務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3 日 17:21 | 分類 市場動態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執行長暨 AFACT 中華民國代表卓政宏於 11 月 9 日至 10 日以亞太貿易便捷化與電子商務理事會(AFACT)代表身分,受邀參與於瑞士日內瓦聯合國歐洲總部舉辦的聯合國貿易便捷化與電子商務中心(UN/CEFACT)第 29 屆大會,偕同各國國家代表及專家就推動貿易便捷化、標準制定、永續及循環經濟等議題進行國際事務討論。

繼續閱讀..

首批小額綠電 11/6 決標,製造業申購占大宗估人人有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05 日 17:00 | 分類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台電首批小額綠電明天決標,預計人人有獎。根據統計,首批申請家數 50 家,製造業占大宗,投標金額以 4.9 至 5.5 元最多,符合光電市場行情;其中,5 萬度 5 年期為近半企業第一志願,也有不少企業選擇最小的 1 萬度 1 年期,為綠能交易練兵。

繼續閱讀..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10 月試行!引發台灣中小企業爆發「碳焦慮」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1 日 8:35 | 分類 ESG , 淨零減碳 , 能源科技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在 10 月試行,2026 年真正開始實施,但已引發台灣中小企業爆發「碳焦慮」,因為不懂碳定價、碳交易而感到不安,這就是現在常見的「碳焦慮」狀態,到底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是什麼?為什麼會引發中小企業的焦慮不安狀態呢?

繼續閱讀..

財部:關注 CBAM 與國內碳費執行,評估台灣是否課碳稅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29 日 17:4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台灣採碳費先行,財政部賦稅署長許慈美今天表示,財政部將關注歐盟 CBAM 碳關稅進展與台灣未來碳費執行情況,若國內碳費收取不足,可能使碳稅費課稅權轉移到歐盟,屆時會配合行政院政策規劃,評估推動碳稅的必要性。 繼續閱讀..

碳錢時代》全球瘋喊的淨零不再是道德行動,哪些企業將首當其衝受碳稅影響、如何因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8 日 9:01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淨零排放」、「永續」過往多被視作環保議題與道德行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宣布其 2050 年的淨零排放路徑,以及像是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強制性機制也即將上路。再加上包括 Apple、Google、Meta 等大型企業也紛紛響應,甚至要求供應鏈也必須符合溫室氣體排放規定,意味著以製造出口為大宗的台灣企業,未來將面臨龐大的碳費用。這股淨零趨勢,對企業而言將攸關生存。
繼續閱讀..

CBAM 歐盟達成共識,AI 應用加速綠色轉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30 日 7: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歐盟理事會於歐洲時間 15 日達成 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碳邊界調整機制)協議,透過碳定價來課碳稅。碳關稅的實施預計從 2023 年起為試行過渡期,2026 年起實施徵收碳稅,首要產業對象為鋼鐵、水泥、化肥、鋁、電力,未來陸續增加其他產業;針對課稅對象的碳排放定義除了直接排放,也包含隱含排放。近期將協商細部內容,預計今年通過,確保進口產品和原物料符合綠色標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