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成為各國戰略重點,綠氨快速從冷門化學原料轉型為新興清潔能源焦點。日本大型商社丸紅(Marubeni)近期與中國遠景能源(Envision Energy)簽署首份長期綠色氨(green ammonia)採購協議,引發產業高度關注。
雙方的首次合作,代表日本企業在能源轉型浪潮中,意圖扮演積極主導者的角色。遠景能源位於內蒙古的綠氨工廠預計年產能達150萬公噸,丸紅將自2025年底商業化運轉起正式承接供應,拓展至東北亞市場。那麼,為什麼是丸紅?為什麼是遠景?又為什麼是「綠氨」?這三個問題,正是解讀此一合作案背後的日本產業布局關鍵。
丸紅此舉,不單是採購綠氨這麼簡單,更是針對未來能源供應鏈重組的操作。在全球對化石燃料依賴逐步下降的背景下,綠氨因為其碳中和特性、可用於船運與火力發電混燒的潛力,正在成為新一波關鍵能源之一。而中國目前在氫氨製程及再生能源整合方面已有全球領先優勢。丸紅選擇與遠景合作,透過中國成本優勢與產能規模取得初級產品,再導入本國高階應用與供應鏈控制,在去碳化市場爭取話語權。這也顯示,過去以技術輸出為主的日企,正調整腳步,學習在全球供應網中靈活轉換角色。
日企搶占先機,綠氨供應鏈或成能源轉型新護城河
在此高風險、高潛力並存的產業環境中,誰能率先落實規模生產與穩定供應,誰就有機會成為區域市場的主導者。丸紅的目標顯然不只在供應端,也希望從中建立一條完整的下游客戶網絡,從化肥工業到船運燃料,再到日本國內的混燒發電應用,逐步奠定綠氨市場的掌控力。
日本商社在全球能源新秩序中,似乎正採取類似半導體平台主導模式,透過與技術供應者、資源產地及下游客戶的多邊連結,來掌控關鍵節點。繼本次綠氨合作之前,丸紅已於5月與美國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簽署藍氨採購協議,顯示其在藍氨和綠氨的雙軌佈局策略日漸成熟。與以往單純資源輸入型態不同,如今的日本商社更重視透過投資、物流、供應協調及政策倡議等手段,讓自身成為能源轉型生態系中的核心。這對其他仍以原物料進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來說,是一種極具參考價值的產業升級路徑。
從資源依賴轉向供應鏈思維:日本能源戰略的轉變信號
回顧過去數十年,日本能源政策一直受限於資源匱乏的結構性限制,導致其對中東與澳洲等化石燃料輸出國依賴甚深。然而,進入碳中和時代後,能源不再只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技術、製程與供應網路的結合。綠氨便是一個代表性案例,它不只仰賴可再生電力,也涉及氫氣生產、氨合成技術、運輸儲存與最終應用的整體整合。日本若能善用其在工程管理、設備製造、下游客戶經營等強項,就有機會在新一輪能源鏈重塑中,扮演從需求國轉型為系統解決者的角色。
實際上,從本次丸紅的綠氨合作案可以觀察到,日本企業先在海外建立穩定資源與供應來源,再導入國內市場形成示範應用,最終擴展至整個亞太區域。這樣的思維更接近日本過去於電子、汽車產業曾成功實踐的經驗模式。若能將這類模式複製至能源領域,將大大提升日本在未來氫氨經濟中的整體競爭力,也為日本能源政策從依賴轉型為創造提供了一個具體案例。
綠氨是否能成為日本產業的下一張王牌?
綠氨絕非一夕成名,其背後是多項技術突破、政策引導與供應鏈重組的共同成果。而日本丸紅與中國遠景能源的合作,正是一個體現這場能源變革如何跨越國界與產業範疇的縮影。對日本來說,與其再度錯過下一輪能源革命的浪潮,倒不如在綠氨等新型能源領域中提前布局,建立自己的影響力。未來數年內,隨著氫氨燃料實際應用場景逐步落地,誰能掌握來源穩定性與供應彈性,誰就能在亞太乃至全球市場占據先機。
- Marubeni signs deal with China’s Envision Energy
- Marubeni signs ‘green ammonia’ deal with China’s Envision Energy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