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政部長證實不入股輝達,原因是輝達沒有資金需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7 日 2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PU , 公司治理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財政部長證實不入股輝達,原因是輝達沒有資金需求

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排除美國政府入股晶片製大廠輝達(Nvidia)的可能性。此聲明是對市場近期臆測政府可能擴大對高科技產業直接投資的一項重要澄清。Scott Bessent 強調,儘管政府在特定領域有介入考量,但輝達因其目前的狀況,並不在政府的財務支持範疇之內。

Scott Bessent 在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專訪時直言,認為輝達不需要財政支持,所以目前看來這不在考慮之列。Scott Bessent 的言論直接回應了政府是否會對市場表現強勁、資金充裕的科技龍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疑問。這代表財政部在評估政府介入企業股權時,主要考量的是企業是否確有財政支持的需求,而非僅基於戰略重要性。

然而,Scott Bessent 也藉機闡明了政府在其他領域的策略性考量。他提出,當局可能針對需要重整的產業採取股權介入措施。Scott Bessent 具體舉例表示,美國正在重塑的其他產業,例如造船業,是否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當然,這類事情可能會發生。這番話暗示了政府的產業政策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補貼或法規,而是可能透過直接股權參與,以更積極的方式引導和強化被視為對國家經濟韌性與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鏈。重塑一詞凸顯了政府旨在對特定產業的結構、產能乃至全球供應鏈地位進行戰略性調整的雄心。

日前,川普政府便已宣布取得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近 10% 的股權。此舉顯示川普政府對於維持關鍵半導體產業的國內控制權和競爭力有著高度的關注。在此之前的 2025年 6 月,川普政府更介入日本製鋼(Nippon Steel)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的交易,並取得了所謂的「黃金股」(golden share)。總統川普當時指出,這賦予了華盛頓當局對美國鋼鐵公司營運的實質發言權。這兩起案例均清楚表明,美國政府在評估國家利益時,已不惜動用直接股權或特殊股權形式,以確保對關鍵企業或產業的影響力。

綜合 Scott Bessent 的最新表態,與過往的美國政府干預案例可以看出,美國政府正積極探索多元工具,以因應地緣政治變局和全球供應鏈挑戰。這項政策不僅關乎產業扶植,更牽動國家安全與經濟自主的戰略考量。雖然,輝達暫時不在政府的投資名單上,但財政部長所提及的重塑特定產業,特別是像造船業這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傳統產業,預告著未來美國政府對產業經濟的介入將更具深度和廣度。市場人士預計,未來政府在權衡市場機制與國家戰略之間,將繼續採取靈活且具選擇性的干預措施。

(首圖來源:輝達)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