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伺服器需求持續升溫,隨之而來的是對高速運算的需求,以及對材料耗損的要求越來越小。目前市場常聽到「Low-Dk」、「Low-CTE」、「T-glass」、「玻纖布」,這些名詞到底是什麼?玻纖布目前短缺、報價飆升,又對 AI 市場有何影響?《科技新報》帶你一起了解。
玻纖布到底是什麼?用處為何?
玻纖布是一種由玻璃纖維紗編織而成的製品,具備絕緣性、耐熱性、高強度等特性。由於製造銅箔基板(CCL)時,主要是用銅箔和非導電複合材料(如玻纖布、環氧樹脂)熱壓而成,因此玻纖布可說是銅箔基板的關鍵原料。
(Source:DOOSAN)
(Source:台燿)
銅箔基板又是 PCB 的核心基材,負責建構 PCB 的骨架,使其形成導電層,讓電路板上的各個電子元件能夠相互連接和通電。因此,玻纖布也可視為 PCB 基板中常見的補強材料,提供基板所需的結構強度和電氣絕緣性。這也是為何談到玻纖布等題材時,法人和外資會連帶提到銅箔基板和 PCB。
目前玻纖布廣泛應用在電子產品中,如高階 PCB、IC載板、手機、伺服器、通訊板等。而在高頻、高傳輸的應用中,玻纖布的品質(如低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相當關鍵。

(Source:shutterstock)
隨著 AI 伺服器需求夯,帶動了 PCB 材料升級,目前材料升級主要是集中在「低介電」(Low-Dk)與「低熱膨脹係數」(Low-CTE)的玻纖布。
什麼是 T-glass?它是玻纖布的一種嗎?
了解玻纖布後,還要先解釋一下玻璃纖維的類型。
事實上,玻璃纖維依據纖維類型分成 E-glass、A-glass、C-glass、D-glass、S-glass 等多種纖維型態。其中,E-glass(電氣級)屬於高階無鹼玻璃纖維,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可確保電氣絕緣穩定;S-glass 是高強度玻璃,具更高機械強度;C-glass 特色是耐化學腐蝕玻璃,耐酸性佳。
至於 D-glass 具低介電特性,主要用於高頻、高速板;NE-glass(NEG 系)特色是尺寸穩定、低耗損,用於伺服器主板、通訊板。
目前大缺貨的 T-glass,也稱為低熱膨脹係數(Low-CTE)玻纖布,是電子級玻璃纖維布(E-glass)的技術分支。它具有高剛性、尺寸穩定性、CTE 極低等特性,能有效抑制先進封裝時材料形變、翹曲的狀況,提高多層載板堆疊時的結構穩定性與可靠度。
T-glass 主要用做 IC 載板(如 ABF 載板與 BT載板)及先進封裝(如 CoWoS、SoIC)基板等需承載大量高速訊號與電力的封裝模組,是實現高速資料傳輸與穩定運算的基礎。
Low-Dk、Low-Df、Low-CTE 特色是什麼?
介電常數(Dk)是材料儲存電能的能力,影響訊號在傳輸時的速度與損耗。Low-Dk 意味訊號在介質中的傳輸速度越快、延遲更小,進而降低訊號在高頻傳輸過程中的能量耗損。Low-Dk 也分成不同等級,目前主流產品為 Low-Dk1、Low-Dk2 玻纖布,最先進 AI 伺服器則使用 Low-Dk3 或石英玻纖布(Q-glass),但石英布短期尚未普及。
介電損耗因子(Df)指電訊號在介質中傳輸時,能量因介電損耗而轉化成熱的比例。Low-Df 則代表傳輸過程中能量損耗越少。
熱膨脹係數(CTE) 是材料受熱膨脹的比例,Low-CTE 意味即使溫度發生變化,該材料的尺寸變化(如翹曲)也非常微小。
根據台玻纖維事業部總經理林嘉佑的說法,Low-CTE 玻纖布主要用在載板,Low-Dk 則用在 AI 晶片更下層的基板(即 PCB 電路板),兩者都要有才能做出 AI 伺服器。
除了 T-glass,還有哪些玻纖材料值得期待?
玻纖布材料的演進大致可分為兩個主軸:一是強調尺寸穩定性、適合多層載板的 Low-CTE 材料,如 T-glass;二是注重訊號傳輸品質,用於銅箔基板的 Low-Dk、Low-Df 玻纖布,如 NE-glass,以降低 AI 伺服器高速傳輸的訊號損耗。
此外,上文提到的石英玻纖布(Q-glass)仍處於測試階段。據稱,Q-glass 在 CTE、Dk 與 Df 表現上皆優於現有玻纖布,可說是兼具 Low-CTE 與 Low-Dk 特性的次世代材料。但 Q-glass 目前仍存在兩大限制,一是價格高於傳統的 T-glass 或 NE-glass;二是硬度過高,使 PCB 鑽孔與壓合製程良率下降,對加工設備與製程條件要求極高,因此還無法成為主流。
為何玻纖布供不應求?如何影響 AI 產業?
AI 伺服器的運算功耗與頻寬需求遠高於傳統伺服器,加上 2026 年載板面積將增大,為提升載板硬度,核心層 T-glass 用量倍增,載板層數也隨之增加,進一步推升 T-glass 的需求量。
目前,T-glass 全球穩定量產主要由日系龍頭「日東紡」掌握,供應對象涵蓋 NVIDIA、微軟、Google、亞馬遜等 AI 巨頭。然而,日東紡擴產最快也要到 2026 年才能開出,因此目前市場仍供不應求。
據高盛先前外資報告,由於 AI 客戶採購力強,T-glass 主要用於 AI GPU 與 ASIC 等高階應用的 ABF 載板,導致同樣需要 T-glass 的 BT 基板供應吃緊。高盛預期,未來數月至數季內,BT 基板所需的 T-glass 可能面臨雙位數百分比的短缺。
面對 T-glass 短缺,台灣廠商有望受惠。台玻與富喬相繼取得台灣主要 CCL 大廠認證,其中台玻是繼美國、日本之後,第三間成功開發出 Low-Dk 玻纖布的廠商,未來有望因市場需求增加而受益。
(首圖來源:日東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