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放眼 6G,台灣靠地緣優勢力拚連網商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4 日 11:33 | 分類 國際觀察 , 尖端科技 , 物聯網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低軌衛星放眼 6G,台灣靠地緣優勢力拚連網商機

低軌衛星正夯,吸引馬斯克、貝佐斯等科技巨擘投入這場「太空角力戰」,台灣因地緣特殊,Starlink(星鏈)已來探路,除中華電信積極爭取合作外,逾 10 家台廠也切入供應鏈搶占商機。

5G 服務推出後,各國已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布局下一世代的 6G 技術,而低軌衛星被視為可能會是主導未來 6G 技術的關鍵,並促成萬物聯網的重要環節之一。

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大型業者展開低軌衛星布局,例如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航太公司SpaceX,其所推動的低軌道衛星連網計畫「Starlink(星鏈)」,以及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低軌道衛星連網計畫「Kuiper」,其他包括加拿大衛星通信公司 Telesat、英國通訊商 OneWeb 等,都爭相投入。

低軌衛星放眼6G 國際業者搶布局

事實上,衛星在生活中早已不可或缺,舉凡用於救災的衛星電話、GPS 導航、氣象預報中常見的衛星雲圖、電視轉播等,因軌道高度不同,已各自利用其特性發揮功能。

中華電信高層分析,傳統衛星都是從距離地面3萬6000公里的地方發射訊號,容量相對小;低軌道衛星距離地面僅約 2,000 公里,甚至幾百公里、訊號延遲相對小,且容量大,是目前大家認知 6G 的重要技術服務內容。若用於通訊,低軌衛星的好處是基地台位處在空中,訊號很快就能「結成一片」,能補足船舶、航空產業、油田、沙漠等偏遠地區涵蓋。

布局低軌衛星的國際業者中,以 SpaceX 最為積極,截至今年 8 月,已發射 1,600 顆以上的衛星,創辦人馬斯克日前更宣布,8 月將覆蓋全球,並在 12 個國家及地區推出衛星上網服務,一年內可望吸引全球 50 萬用戶。

由於台灣地狹人稠,加上 5G、光纖寬頻環境成熟發達,因此國內電信業者普遍認為,低軌衛星對台灣來說「其實沒有那麼急」,但 SpaceX 已來台探路。業界分析,關鍵不在於搶台灣市場客戶,而是看中台灣在亞洲的位置特殊,銜接東北亞及東南亞,就像台灣發展亞太海纜,同樣具備關鍵的地緣角色。

對此,中華電已表態積極爭取合作機會,不排除與各國際業者積極交流合作;未來將視其推動進度,在符合主管機關的衛星業務法規要求下,評估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太空角力戰 台廠切入供應鏈搭上商機

面對國際業者的「太空角力戰」,今年 5 月底立法院通過「太空發展法」,宣告政府帶頭衝刺新領域。主導立法的科技部長吳政忠先前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低軌通訊衛星是一個新興的、未來10年蓬勃發展的產業,直言「台灣絕不能錯過這班車」。

他分析,低軌通訊衛星軌道高度在 2,000 公里內,距離地球較近,衛星體積小、涵蓋範圍較小,需要多顆衛星形成「組網」。SpaceX 的星鏈計畫中,一個組網可能規模大到千顆衛星,才能維持不間斷、覆蓋全球的通訊網路服務。

國家太空中心代理主任余憲政則表示,這波主要由 SpaceX 帶起的低軌衛星商機,元件可能 3 到 5 年就要換一套,「就像手機幾年換一代的概念一樣」,加上衛星整體需求量大幅增加,市場變大、門檻變低,不少廠商明顯比過去有投資興趣。

目前,台灣已經有十幾家廠商切入美國 SpaceX 供應鏈,像是台揚、穩懋、金寶、華通、尖點等,已分頭切入地面接收設備與零組件。

經濟部工業局資料顯示,台灣廠商在太空產業的發展,目前以提供地面設備零組件為主,加上台灣廠商在天線、電源供應器、線材、電路板等領域有多年發展經驗,台廠未來除了切入 SpaceX 跟 OneWeb 等不同規格的大廠外,也希望發展自主整機能量。

(作者:江明晏、蘇思云;首圖來源:Flickr/Steve Jurvetson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