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火星登陸器「洞察號」(InSight)攜帶民眾姓名上火星活動日前結束,印度有 13 萬 8,899 人登記讓名字上火星,成為全球第三大參與國。 繼續閱讀..
NASA 姓名上火星,印度登記人數排第三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10 日 12:00 | 分類 天文 , 科技趣聞 , 航太科技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第二古老星系,超高齡 128 億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9 日 18:00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天文學家再度發現天體物理學中的神話存在,證實宇宙已知的第二個超古老星系「G09 83808」成形於大爆炸後 10 億年內,提供科學家對早期宇宙更獨特的見解。美國研究團隊表示,想觀測到大爆炸 10 億年內的宇宙天體,除了仰賴強大的望遠鏡,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敘述的「重力透鏡效應」也功不可沒。 繼續閱讀..
留名宇宙的機會來了!NASA 正在邀你幫一顆小行星取綽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9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另一行星系統就在太陽系隔壁?比鄰星周圍發現塵埃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8 日 8:15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一個與太陽系類似的複雜行星系統可能就在我們隔壁!天文學家在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比鄰星」周圍發現了冷塵埃帶,這代表該恆星可能也有與太陽系類似、由岩石行星和冰冷巨行星組成的行星系統。雖然人類至今連太陽系都還未成功走出,但科學家有信心,百年內,超高速太空船的發明終究會將人類帶離太陽系。 繼續閱讀..
預警危險小行星撞地災難,NASA 首度完成全球防禦演習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6 日 17:5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科技政策 | edit |
日前,近地小行星「2012 TC4」剛從距離地表不到 4.4 萬公里的位置飛掠過地球,多國天文機構有感小行星是一個潛在的攻擊對象,自今年 7 月下旬啟動了全球合作機制,美國太空總署(NASA)並在 11 月 3 日宣布,小行星全球防禦演習至今終於首度完成,這段期間,各國天文學家都以「2012 TC4」為目標,追蹤其飛行軌道、形狀、旋轉速度和組成成分。 繼續閱讀..
研究:太空人長期在外太空漂浮,大腦整個向上位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6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 edit |
科學家並不是第一次發現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大腦結構發生變化,不過最新一項研究指出,長時間逗留在外太空的太空人因為失去地心引力的作用,導致大腦整個往上位移,牽連帶動視覺上的變化、引起頭痛症狀等。不過人體可塑性很強,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不確定大腦位移是否會對健康造成重大衝擊,但在為期長達 3 年的火星之旅到來之前,一定可以擬定些防護對策。 繼續閱讀..
外星人長得像怪獸還是 ET?新研究:其實和人類相差無幾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edit |
好萊塢科幻電影裡,大部分外星人的形象不是一隻狂流口水的怪物,就是眼睛大到嚇人、四肢纖瘦、頭頂無毛的生物。但實際上,不用擔心!牛津大學科學家根據達爾文進化論進行一番分析後表示,外星人可能長得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像人類,而不像怪獸或變形金剛。 繼續閱讀..
NASA 發現 20 個全新行星位於適居帶,其中 1 顆超像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3 日 22:54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 20 個全新系外行星,有很高機率落在適居帶,具備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條件,其中編號「KOI-7923.01」者更有如地球失散多年的兄弟姊妹,它的軌道週期 395 天(地球 365 天),可能富有地表液態水支持生命形成。研究團隊稱,如果有需要發射一枚太空探測器前往探勘,「KOI-7923.01」的結果應該不會讓人太失望。 繼續閱讀..
不該存在的「怪物行星」現身!傳統地球形成理論遭受挑戰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2 日 18:20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遙遠的太陽系之外,一顆不應該存在的「怪物」級行星居然現身了,科學家首度發現與地球形成理論相悖的天體現象,很可能因此改寫主流的太陽系行星形成認知。 繼續閱讀..
NASA 首肯,SpaceX 將發射二手火箭進行太空站補給任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2 日 10:00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和多數航太組織或衛星運營商相比,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載具發射任務向來以嚴格安全標準聞名,而 SpaceX 現在成功說服了 NASA,同意他們讓已執行過任務的獵鷹 9 號運載火箭(Falcon 9)再度飛行,向國際太空站(ISS)輸送物資和昂貴的器材設備。 繼續閱讀..
科學家可能首度發現「星際浪士」,秒速 25 公里高速穿過太陽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1 日 9:0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代號「A/2017 U1」的天體,可能會是科學家首次偵測確認來自另一個太陽系的星際小行星!它目前正在飛速遠離太陽系中,科學家只有短短幾天時間能收集數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根據目前種種證據表示,這位客人的真實身分很有可能是「星際浪士」,一顆不受太陽系重力控制的星際小行星,將能幫助我們了解更多行星的起源和組成成分。 繼續閱讀..
NASA 哈伯望遠鏡發現,這顆熱木星半夜下「防曬霜」雪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0 月 31 日 17:5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系外行星多變未知的樣貌總是令科學家嘖嘖稱奇,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哈伯望遠鏡發現了一顆被潮汐鎖定的熱木星 Kepler-13Ab,永夜的那一面雖然照不到陽光,卻還是愛美的塗滿厚厚一層防曬霜。NASA 表示,這些觀察將提升科學家對系外行星天氣和大氣組成複雜性的理解,有可能適用於未來分析地球大小行星的可居住性。 繼續閱讀..
NASA 改善外行星適居性模型,未來可更精準發現外星生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0 月 26 日 12:0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研究團隊,改善了位於適居帶系外行星的大氣模擬條件,從過去的一維模型躍升為三維模型,研究人員將開始模擬外行星大氣的循環系統,以及循環過程會出現的獨特特徵。未來,天文學家可更有效率的分配時間來觀察最有外星生命希望的候選星球。 繼續閱讀..
科學家觀察到「索倫之眼」中的彗星正融合成巨大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0 月 24 日 11:4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過去,科學家已推測在半人馬座中暱稱為「索倫之眼」的 HR 4796A 恆星系統,可為未知行星的形成提供新線索,現在,科學家透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望遠鏡確認,他們已觀察到彗星融合成行星的證據,這個年輕神祕的系統正在改進科學家對行星形成的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