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運用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超大質量星系團 Abell S1063 深空影像,展現出韋伯利用重力透鏡效應,觀測宇宙形初期天體的非凡潛力。 繼續閱讀..
韋伯拍攝迄今為止最清晰的超大質量星系團深空影像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21:1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馬斯克威脅退役天龍號飛船殺傷力極大,外媒:美國高度依賴 SpaceX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6:58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edit |
昔日戰友如今撕破臉,世界首富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因一項稅收法案展開激烈口水戰,一氣之下揚言從 NASA 撤出 SpaceX 天龍號太空船業務,雖然沒多久他便替自己找台階撤回這些話,但如今,美國政府與 NASA 才是更依賴 SpaceX 的一方。馬斯克若認真切斷關係,可能使 NASA、美國國防與情報機構陷入困局。 繼續閱讀..
日本 ispace 第二次嘗試登月再失敗,堅韌號著陸器失速墜毀月表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2:3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繼第一次著陸失敗後 2 年,日本太空公司 ispace 於美東時間 6 月 5 日二度嘗試登月,可惜仍未能輕輕降落,該公司在與著陸器失去通訊數小時後宣布任務失敗,堅韌號(Resilience)著陸器應已墜毀月表。 繼續閱讀..
模型預測薇拉·魯賓天文台十年戰果,將探測數百萬顆全新太陽系天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5 日 17:3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預計今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薇拉·魯賓天文台,開張前在天文學界聲量就已極高,預期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太陽系小天體(小行星、彗星)的認知。最近有研究率先模擬薇拉·魯賓天文台成果,表明這座搭載迄今最大數位相機的望遠鏡,未來將探測到數百萬顆全新太陽系天體。 繼續閱讀..
NASA 迎接史上最大預算刪減:研究計畫受衝擊,逾三成員工恐失業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5 日 11:15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科技政策 | edit |
隨著美國政府提出的預算方案,NASA 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最新的提案,NASA 的資金將從 2025 年的 248 億美元大幅削減至 188 億美元,這一減幅達到 24%,將成為 NASA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年度預算削減。這不僅影響未來的研究計畫,也可能讓 NASA 的員工數減少近三分之一。 繼續閱讀..
日冕中的雨滴:自適應光學系統展現了太陽大氣的驚人細節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4 日 21:58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太陽的外層大氣「日冕」因其極端高溫、劇烈爆發以及高聳的日珥而長久以來讓科學家著迷。日冕只能在日全食期間看見,且因地球湍流大氣的干擾而顯得模糊,使得它始終令人感到難以捉摸。
年輕類太陽恆星系統邊緣,首被韋伯望遠鏡檢測到大量水冰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4 日 13:17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地球生命與水的起源始終為人津津樂道,科學家認為水在太陽系形成前便存於周圍,隨著彗星、小行星頻繁轟擊而向地球輸送水分,然而該假設在找到其他早期階段恆星系統前無法檢驗。直到最近多虧韋伯太空望遠鏡,科學家終於拿出證據表明該理論正確。 繼續閱讀..
美國 MAVEN 任務找到火星大氣濺射的證據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3 日 21:56 | 分類 天文 | edit |
經過十年的探索,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首次報告直接觀察到一種難以捉摸的大氣逃逸過程,稱為濺射,這可能有助於科學家解答有關火星水分流失的問題。 繼續閱讀..
發現銀河系新類型奇怪天體,以較長週期同時排放 X 射線、無線電波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2 日 12:1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散布在銀河系各處的怪異天體面紗掀不完。最近一項觀測於銀河系新發現每 44 分鐘產生一次 X 射線與無線電波脈衝的奇異天體,專家仍在解謎其真實身分,可能是超強磁星或者具不尋常特性的白矮星,也可能代表一種全新類型恆星或系統存在。 繼續閱讀..
事件視界望遠鏡的下一步:黑洞彩色圖片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31 日 22:03 | 分類 天文 | edit |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的天文學家們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觀測方式,可以用多種頻率同時觀測無線電波的天空,這項突破表示未來我們將能捕捉到超大質量黑洞的彩色影像。顏色是一件有趣的事,在物理學中,光的顏色是由其頻率或波長決定,波長越長(或頻率越低),光越偏向紅色光譜端;波長越短(或頻率越高),則越接近藍色光譜端。每個頻率或波長都有其獨特的顏色。 繼續閱讀..
飛向土衛六:蜻蜓號將探索生命起源前的化學條件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30 日 21:43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土衛六(泰坦)是太陽系唯一有穩定液態表層的衛星,地表分布甲烷與乙烷湖泊,大氣亦富含多種有機分子,具備構成生命的三項基本條件:有機物、液態溶劑與潛在能量來源。這些特徵都使土衛六成為研究生命起源前化學過程的重要目標。 繼續閱讀..
金星是否隱藏著危險的小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9 日 22:15 | 分類 天文 | edit |
過去二十年,NASA 在搜尋這些繞行太陽、距離地球不超過 1.3 天文單位的近地小行星方面取得不小的進展,然而新的發現指出一些與金星共軌的小行星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NASA 可能需要擴大搜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