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廢棄物獲新生,大腸桿菌助攻化垃圾為止痛藥原料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5 日 10: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根據 24 日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已找到方法,利用可能造成人們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E.Coli),將塑膠廢棄物轉變為製造常見止痛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原料。 繼續閱讀..
英國研究:咖啡因、尼古丁及藥物殘留正嚴重污染全球河川 作者 中央廣播電台|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0 日 11: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edit 英國約克大學針對全球河川抽樣研究顯示,藥物和醫藥產品對全球河川的污染,對環境和全球健康構成威脅。對全球 258 條河川的採樣檢測,超過 25% 活性藥物成分含量對生物不安全,且廣泛發現包括乙醯胺酚(止痛藥成分)、尼古丁、咖啡因和癲癇和糖尿病等藥物殘留。巴基斯坦、玻利維亞和衣索比亞的河流污染最嚴重,冰島、挪威和亞馬遜雨林河流表現最好。 繼續閱讀..
止痛藥不只減輕疼痛,還可能讓你太具「冒險精神」 作者 Nana Ho|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3 日 12:5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是全球最常用的止痛藥,在台灣以普拿疼(Panadol)之商標名廣為人知,但乙醯胺酚的作用遠不只是減輕疼痛,科學家早在先前就發現乙醯胺酚也會使人們更願意做出冒險行為及決策,最新研究進一步揭露了這項後果。 繼續閱讀..
斷鏈危機拉警報,原料藥入列最新防疫概念股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6 日 15: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醫療科技 | edit 武漢肺炎衝擊全球原料藥生產重鎮中國,隨著疫情持續延燒,製藥原料斷鏈風險拉警報;加上印度限制 26 種原料藥出口,引發全球供應鏈緊張,激勵今天資金轉向台灣原料藥廠點火強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