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夸克是目前已知最重基本粒子,它本身就是個奇妙物理系統,過去 30 年來各粒子加速器一直對頂夸克進行動量研究。近日,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緊湊緲子線圈(CMS)實驗宣布,可能發現有史以來最小的假想強子,名為 toponium。 繼續閱讀..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發現全新粒子!有史以來最小強子「toponium」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6 日 17:57 | 分類 自然科學 |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發現全新粒子!有史以來最小強子「toponium」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6 日 17:57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頂夸克是目前已知最重基本粒子,它本身就是個奇妙物理系統,過去 30 年來各粒子加速器一直對頂夸克進行動量研究。近日,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緊湊緲子線圈(CMS)實驗宣布,可能發現有史以來最小的假想強子,名為 toponium。 繼續閱讀..
大型強子對撞機 ATLAS 實驗,觀測到弱玻色子三胞胎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20 日 18:00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做為負責傳遞弱核力的基本粒子,W 玻色子、Z 玻色子一直在替科學家提供物理學探索的新途徑。近日,大型強子對撞機 ATLAS 團隊宣布首次觀察到 VVZ 玻色子組合,不只能測試粒子標準模型,還可闡明新物理現象。 繼續閱讀..
測量一類型微中子大小,物理學家:比原子核還要大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4 日 13:44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之前對基本粒子微中子尺寸的初次直接測量結果表明,它們至少比原子核大,但具體大多少未知。最近,一群物理學家對波包進行首次直接測量,發現微中子尺寸比以往估計的最小值還要大數百倍,換句話說比典型原子核巨大。 繼續閱讀..
頂夸克具獨特「魔法」特性,有助推動量子電腦發展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25 日 16:29 | 分類 自然科學 , 量子電腦 | edit |
量子系統有種稱為「魔法」(magic)的獨特性質,本質上是衡量粒子是否適合用於強大量子電腦,最近一組科學家發現,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常見粒子頂夸克會表現此特性,有望推動量子運算發展。 繼續閱讀..
探索罕見希格斯玻色子對事件,解鎖潛在新物理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13 日 14:08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希格斯玻色子是標準模型最後一塊拼圖,也是理解基本粒子質量起源,自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它們以尋找超出當前模型的任何跡象。最近,一項新分析不僅加深我們對希格斯玻色子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解,也對潛在「新物理」提出更嚴格限制。 繼續閱讀..
最重基本粒子遵循量子力學,首觀察到頂夸克與反粒子糾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8 日 18:15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繼 20 年前首次證實 2 個光子之間的量子糾纏後,大型強子對撞機 ATLAS、CMS 實驗現在首次觀察到最重基本粒子「頂夸克」與它的反粒子也產生量子糾纏證據。 繼續閱讀..
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的科學巨人希格斯逝世,享年 94 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0 日 11:1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提出希格斯玻色子與希格斯機制,對粒子物理學做出重大貢獻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當地時間 4 月 8 日於家中逝世,享年 94 歲。 繼續閱讀..
新實驗觀察質子內部結構,可能破譯質子內膠子質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31 日 15:18 | 分類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就科學家當前理解,質子內部行為與結構一片混亂,其中一個謎團就是質子質量來源。現在一群粒子物理學家確定了質子大部分質量分布位置,還可能揭開隱藏的質子內膠子質量。 繼續閱讀..
最神祕的基本粒子微中子,質量上限更新為 0.8eV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6 日 18:2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被稱為幽靈粒子的「微中子」是所有基本粒子中最神祕一員,它們來無影去無蹤,就算每秒有數十億個微中子穿越周遭,我們也探測不到,也因此測量微中子質量相當困難。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繼 2019 年的實驗後,再度更新了微中子質量上限為 0.8eV。 繼續閱讀..
重大物理實驗,科學家可能發現假想基本粒子「惰性微中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08 日 19:44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微中子是宇宙中繼光子後第二常見的基本粒子,我們目前已知 3 種微中子存在,但假定的微中子「惰性微中子」還是個未被發現的幽靈人物,一旦身分證實,將改寫自 1975 年以來主導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並進一步解開可能由新粒子構成的暗物質謎團。現在,美國 MiniBooNE 實驗即將發表一份為惰性微中子「正名」的新論文,讓物理學界興奮不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