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的科學巨人希格斯逝世,享年 94 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0 日 11:1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的科學巨人希格斯逝世,享年 94 歲


提出希格斯玻色子與希格斯機制,對粒子物理學做出重大貢獻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當地時間 4 月 8 日於家中逝世,享年 94 歲。

希格斯是一位靦腆、有些隱居避世的物理學家,1964 年,當時還只是大學研究員的他率先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這種特殊粒子負責賦予其他基本粒子質量,用來解釋其他粒子如何幫宇宙結合在一起。

根據希格斯理論,希格斯玻色子源自遍布整個宇宙但無形的希格斯場(Higgs field),即使宇宙看起來空空蕩蕩,希格斯場仍存在,構成物體的粒子需透過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獲得質量,互動越強烈的粒子能獲得越大質量,於這些過程產生的希格斯玻色子則可被檢測到。

▲ 其他基本粒子都透過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獲得質量。(圖僅為示意,Source:pixabay

但實際檢測希格斯玻色子是艱鉅挑戰,這些粒子極為罕見,幾分之一秒內就會衰變,過了將近 50 年,希格斯的預測才終於在 2012 年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中得到驗證。

他因這項工作,於 2013 年與共同提出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玻色子理論的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François Englert)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他物理學家這半世紀以來從希格斯早期研究大量延伸探討,1967 年,史蒂夫·溫伯格(Steve Weinberg)擴展希格斯機制以解釋電子和較重輕子的質量;1983 年,W 玻色子和 Z 玻色子的質量確定,為理論預測提供實驗驗證基礎。

若沒有希格斯機制和希格斯玻色子,其他基本粒子都不會有質量,我們的存在就少了正當性解釋,也因此,希格斯玻色子被掛上了「上帝粒子」暱稱。

(首圖來源:愛丁堡大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