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在銀河系內高速移動,無可避免會與其他天體軌道交錯,比如約 7 萬年前,蕭茲星系統就曾穿越太陽系外圍歐特雲,距離太陽不到 1 光年。如此近距離路過我們的恆星,是否曾擾亂地球軌道並引發劇烈氣候變化?一篇新研究指出,不會。 繼續閱讀..
過去 5,600 萬年內,近距離路過太陽系的恆星並未改變地球氣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9 日 16:0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過去 5,600 萬年內,近距離路過太陽系的恆星並未改變地球氣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9 日 16:0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當太陽在銀河系內高速移動,無可避免會與其他天體軌道交錯,比如約 7 萬年前,蕭茲星系統就曾穿越太陽系外圍歐特雲,距離太陽不到 1 光年。如此近距離路過我們的恆星,是否曾擾亂地球軌道並引發劇烈氣候變化?一篇新研究指出,不會。 繼續閱讀..
與金星共軌的隱藏小行星,對地球有撞擊威脅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8 日 17:5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過去 20 年來,科學家在探測危險近地小行星方面取得進展,但新研究表明我們還忽略一處威脅:潛伏在金星周圍的一群共軌小行星,這些天體很難探測,當它們的公轉軌道來到地球附近,有些將近到對地球造成撞擊風險。 繼續閱讀..
冥王星近親?太陽系外緣發現新 TNO 天體,大到足以列為矮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3 日 12:4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還在擴展,隨著望遠鏡技術改善,科學家最近發現可能有另一顆新的矮行星住在太陽系邊緣。 繼續閱讀..
科學家重建早期太陽系狀態,原始木星尺寸曾是現在 2 倍大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1 日 15:3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木星的巨大引力一路走來塑造了其他行星軌道路徑,就像太陽系建築師,而木星初誕生狀態比當今所見還驚人。新模擬表明太陽周圍原行星盤物質消散之際,原始木星尺寸比如今還要大 2 倍,體積超過 2,000 個地球,磁場也比今天強 50 倍。 繼續閱讀..
超級地球可能比想像更常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22: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類似地球但質量更大的超級地球(super-Earth)可能比先前認為更普遍。團隊微重力透鏡事件發現一顆軌道距離與木星相當的超級地球,質量介於地球與海王星中間,是首次如此遠離恆星軌道發現這類行星。超級地球通常指系外行星質量,而非表面條件或適居性,但細節知之甚少,儘管如此,這研究可能有助揭開銀河系行星形成和分布的神祕面紗。 繼續閱讀..
航海家一號又完成遠距手術,失效 21 年的推進器修復重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15:07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目前距離我們最遙遠的航海家一號飛船,有組推進器自 2004 年起就停止運作,一度被認為不可能起死回生,但最近,它被 NASA 工程師團隊奇蹟般修好了。 繼續閱讀..
閒置多年的紅外太空望遠鏡數據,發現疑似太陽系第九行星新證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2 日 15:4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約 10 年前,天文學家提出太陽系外側存在巨大的假想第九行星,迄今未正式直接檢測過。最近,新研究分析 NASA 紅外線天文衛星、日本 AKARI 紅外太空望遠鏡舊數據,找到一顆新的第九行星候選天體,雖然軌跡與真實性未確定,但若該天體就是傳說中的第九行星,則其質量超過海王星,與太陽距離將是日地距離 700 倍。 繼續閱讀..
新發現太陽系附近,隱匿一片巨大氫分子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9 日 13:0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科學家新發現一團可能形成新生恆星的巨大暗分子雲「EOS」就坐落在太陽系附近,距離地球僅 300 光年,是目前已知最接近太陽與地球的單一結構。 繼續閱讀..
太陽系常見富碳小行星,為何落入地球的富碳隕石卻極少?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5 日 13:1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儘管歐西里斯號(OSIRIS-REx)、隼鳥 2 號(Hayabusa2)等太空任務帶回不少富含碳的小行星樣本,仍有個問題困擾著科學家:為什麼很少富碳小行星自己撞進地球?最近,一群天文學家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繼續閱讀..
距太陽系僅 6 光年的巴納德星,確認攜帶 4 顆小型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2 日 16:3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除了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擁有已知系外行星,天文學家現在發現距太陽 6 光年的巴納德星也有一個行星家族。 繼續閱讀..
太陽系 1,400 萬年前穿越獵戶座恆星形成區,可能改變地球氣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27 日 14:3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旅程會使它穿越各種銀河環境,利用歐洲蓋亞衛星觀測數據,最近天文學家確定太陽系約在 1,400 萬年前穿過獵戶座恆星形成複合體,並導致地球氣候從溫暖轉變為寒冷。 繼續閱讀..
2 月最後一週,觀看天空七星連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25 日 13:0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今年 1 月底開始,夜空便相繼出現多顆行星連成一線的天文現象,最近隨著水星加入,地球 7 個行星夥伴: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將於 2 月 28 日黃昏時分同框,形成七星連珠天文美景。 繼續閱讀..
半人馬座物質已經到訪太陽系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2017 年和 2019 年,兩顆星際天體 Oumuamua 和彗星 Borisov 的出現,掀起了天文學界對星際物質的極大興趣。這些天體從何而來?它們的來源是什麼?雖然它們快速離開未能讓科學家詳細研究,但它們揭示了一個重要事實:銀河系內的天體並非靜止不動,而是持續在星際空間中穿梭。我們的太陽系或許並不孤立,來自鄰近恆星的物質可能正悄悄進入我們的後院。 繼續閱讀..
身為太陽系最近鄰居,南門二系統有些粒子可能混進太陽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16:41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前幾年,星際天體(ISO)斥候星、2I/鮑里索夫彗星闖入太陽系引起強烈關注,但太陽系並非只有遠方朋友,事實上,我們的鄰居「南門二」系統可能有些材料已悄悄混進太陽系。 繼續閱讀..
海王星外天體與半人馬小行星的演化之謎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0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透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海王星外天體與半人馬小行星的觀測與分析,天文學家揭示了海王星外天體進入木星與土星間巨大行星區域後如何演化為半人馬小行星,並提供了早期太陽系中冰分布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