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數學

數學不好誰的錯?專家指是教育出問題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02 月 16 日 11:4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許多小孩害怕數學,不喜歡數學,長大後在生活上碰到數字就頭昏腦脹,其實這都是教育出問題。加拿大數學老師 John Mighton 推廣簡化的教學方式,證實可以有效提升平均學生的數學能力,其中關鍵在於捨棄複雜的解題任務,在小地方一步步重建孩子對數學的信心。 繼續閱讀..

為何矽谷都是亞洲面孔,專家指要怪美國人不夠努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12 月 01 日 9:4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美國矽谷創造了網路經濟,都要感謝無數遠赴美國發展的亞洲學子,先前日經新聞文章指出,亞洲人是讓矽谷發光發熱的中流砥柱,而從國際數學與科學能力測驗來看,名列前茅的都是東亞國家,美國的成績不進反退,美國媒體自稱能力不如人不是天份,而是天生不努力。 繼續閱讀..

IBM 華生的下一個任務:教 3 年級數學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10 月 02 日 1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機器人

IBM 超級電腦人工智慧「華生」(Watson)可說多才多藝,上美國益智問答節目奪冠只是輕而易舉,還能為電影剪接預告片、設計服裝、整理食譜、開電動巴士、協助無人機視察行動基地台,甚至挑戰醫學診斷,不過,它的最新任務,卻是回到小學,教 3 年級學生數學。

繼續閱讀..

《超越無限.數學印象》:看見數學之美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3 月 18 日 18:00 | 分類 市場動態 , 科技教育

英國哲學大師羅素曾說:「以恰當的眼光來看數學,則數學不僅掌握了真理,還擁有至高無上的美。」但是這種美的鑑賞,往往存在於數學家心照不宣的默契中。如何讓一般大眾也能體會到數學美的感受,而不致遭受專技知識的障礙,從來都是推動數學科普教育的嚴峻挑戰。 繼續閱讀..

數學界最大的謎團: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的論文與無法測透的證明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2 月 22 日 18:3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精選

當有數學家宣稱解開了某一知名的猜想,卻沒有人能解讀,那數學界該怎麼反應?任職於京都大學的數學家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在 2012 年於其個人網站刊登出四篇論文,共五百多頁,宣稱已證明數論中很重要卻未被證實的猜想「ABC 猜想」(ABC conjecture)。但從論文發表至今,每個曾嘗試解讀此證明的數學同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都只能絕望的放棄。 繼續閱讀..

《你沒聽過的邏輯課》書摘──科技時代的壓縮邏輯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19 日 14:00 | 分類 推薦書摘 , 科技教育

生活中隱藏許多邏輯,例如蛋糕怎麼分?俊男美女怎麼挑?數學怎麼學?MLB 怎麼看?魔術怎麼學?樂透彩怎麼買?當我們要回答這些問題時,必須跳脫慣性思惟,才能破解這些花招。中研院士劉炯朗以親切的語法,引領思考的階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逐步破解各類日常迷思。以下是由《時報出版》授權,摘自該書的部份內容。 繼續閱讀..

都是為了賽車,NASCAR 積極推動數學教育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02 月 28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科技趣聞

數學跟賽車,在許多台灣家長的心中,形象可說是南轅北轍,小時候要是你說喜歡數學,父母大概會露出欣喜的眼神,但如果你說想成為一個賽車手,八成會被打斷腿。不過,賽車跟數學可說息息相關,科學與數學,是賽車致勝的秘訣。 繼續閱讀..

人才炙手可熱,應用數學揚眉吐氣

作者 |發布日期 2014 年 09 月 03 日 13:08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美國近來興起 STEM 教育熱潮,分別為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TEM),數學敬陪末座,但在數位巨人開闢的新時代,世界進步動能將來自縝密的資料分析,數學作為科學的後盾,終於可發揮所長,帶動美國社會興起數學學習風潮。 繼續閱讀..

數學:從扳手指到憑記憶的過程

作者 |發布日期 2014 年 08 月 24 日 0:02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在處理一些簡單的算術時,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真的去算,而是把之前的記憶拿出來運用,不過兒童卻常常扳著手指一個一個算。科學家已經發現從兒童過渡到成年人大腦運作方式的改變,研究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 繼續閱讀..

四百年前克卜勒無法證明的猜想,如今電腦驗證為真

作者 |發布日期 2014 年 08 月 14 日 13:5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堆放最多的球型物體?」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Johannes Kepler)在 1611 年提出沒有任何一種堆疊方式比面心立方與六方最密堆積還要來得緊密,這兩種方式就如同現今市場中常見的堆水果法,上下層交錯排列,最後會堆成一座金字塔。雖然克卜勒提出解答,卻無法證明它,而他的答案也就成為後來有名的克卜勒猜想(Kepler conjecture),四百年來數學家前仆後繼想要解開,如今藉由一台電腦的幫忙,這道百年猜想終於被證實是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