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胚胎

直擊生命起點,量子相機安全捕捉首張哺乳動物胚胎影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1 日 10:15 | 分類 尖端科技 , 生物科技

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科學家們利用尖端的量子相機技術,首次成功安全地捕捉了活體哺乳動物胚胎的影像,為臨床體外受精(IVF)和生物成像領域的發展帶來重要支持。該大學「生命之光中心」(Centre of Light for Life)的研究團隊,將最新一代能夠在每個像素點精確計數單個光子(光的能量包)的超靈敏相機,創新地應用於生命科學研究。 繼續閱讀..

不只是「壞運氣」!癌症風險可能早在胚胎發育期就決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6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癌症是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之一。眾所周知,環境因素與生活習慣都會影響罹癌風險。然而,美國范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最新研究顯示,癌症風險的起源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早──甚至可追溯至胚胎發育階段。這項突破性發現近期已發表於國際權威癌症期刊《Nature Cancer》。 繼續閱讀..

解密關鍵基因蛋白,中研院發現胚胎發育新線索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05 月 22 日 11: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科技教育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沈哲鯤院士研究團隊,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Todd Macfarlan博士實驗室共同研究發現,哺乳類頭圍調控基因蛋白(ZFP568)不只能控制頭圍大小,也可透過抑制印記基因(Igf2)的失調,調節胚胎發育,為未來分析 ZFP568 如何調控神經幹細胞中基因表現機制進而解開腦部發育謎團奠定基礎。此研究成果於 5 月 19 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 繼續閱讀..

一個正在孕育的太陽系:目擊胚胎恆星正在吸食塵埃漢堡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20 日 14:4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中研院天文所李景輝團隊利用強大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簡稱 ALMA)取得一張超精細的天文影像,捕捉到一顆非常年輕的原恆星(胚胎時期的恆星)正在吸食「塵埃漢堡」──一個天文界苦尋多年的最早期塵埃吸積盤。這一項研究確認了在恆星形成初期會形成吸積盤,挑戰現有的吸積盤形成理論。同時也是首度顯示吸積盤的垂直結構,並對行星形成初期的塵埃顆粒如何長大和沉澱過程提供線索。論文於 2017 年 4 月 19 日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發表。

繼續閱讀..

左撇子在媽媽肚子裡就決定了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03 月 12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左撇子」因為佔所有人口的比例較少,所以天生就比較特別(註 1),甚至有左撇子比較聰明、反應較敏捷的說法(註 2)。不過較能確定的是,在球場上左撇子球員常因對手的不適應而有先天優勢。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慣用左手或右手呢?有些人認為是後天學習造成的,遺傳學家則嘗試找出有哪些 DNA 差異會造成此現象,然而真正的決定性因素目前仍眾說紛紜。 繼續閱讀..

人類太空繁衍有望?科學家成功在太空中培育老鼠胚胎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4 月 20 日 20:26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航太科技

若人類想殖民火星,除了太空載具這點外,勢必也得解決各式各樣、攸關生存的大問題,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繁衍人類的下一代」,先前科學家幾乎不太確定人類是否能成功在太空中繁衍,但根據中國科學家日前宣稱,已成功在太空中培育出正常成長的老鼠胚胎,為人類的太空繁衍之路稍稍點燃了一些希望。 繼續閱讀..

英首例基因改造人類胚胎,將可能在幾個禮拜內產出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1 月 17 日 0:04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英首例基因改造的人類胚胎將有可能在幾個禮拜內誕生!現在只等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管理局(HEFA)審核通過就能實現科學家的夢想,而雖然 HEFA 已規定此胚胎存活時間最多不能超過 14 天,也不能放入人體的子宮,這些研究學者仍舊非常看好未來的發展性,相信第一個基改嬰兒的誕生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