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要達成淨零碳排,奇想之一是中東北非沙漠設立大量太陽能、風能發電,綠電透過海底電纜傳輸到歐洲,看似天馬行空,如今卻有部分正在實現,就是從希臘到賽普勒斯,連至以色列的大海海底電纜(Great Sea Interconnector)。 繼續閱讀..
賽普勒斯與希臘簽署合作備忘錄,興建東地中海海底電纜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03 日 8:00 | 分類 材料、設備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每 2.1 萬年變化一次,撒哈拉沙漠曾是一片綠色大地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1 日 15:01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撒哈拉沙漠面積約 920 萬平方公里,是地球最大沙漠,乾燥貧瘠,但也曾是一片蓊蓊鬱鬱的綠地。過去 80 萬年,科學家已知撒哈拉沙漠會週期性轉綠,經歷過好幾次所謂北非濕潤時期。最近新研究發現,北非廣闊地帶約每 2.1 萬年就會從乾燥沙漠變為綠地,造成週期性潮濕的原因是地球自轉軸與冰蓋變化。 繼續閱讀..
歐盟沉迷綠能氫,北非沙漠狂想計畫死灰復燃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25 日 8:15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一想到北非,大部分人心中浮現的是沙丘連綿不絕直通到撒哈拉大沙漠的荒蕪景象,然而在激進減碳環保主義者心中,北非是歐洲「綠化」的天賜寶地,2009 年時,曾有 12 家企業提出野心勃勃的北非「沙漠科技產業計畫」(Desertec Industrial Initiative)想在北非建設聚光式太陽能發電供應歐洲,總預算高達 4,000 億歐元,想當然這個狂想胎死腹中,不過,隨著歐洲高漲的減碳心理壓力結合綠能氫的迷思,如今這個北非沙漠狂想又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