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界一直將 AI 吹捧為生產力新時代的開端,最新消息是惠普也將因為布局 AI,未來三年內裁員六千人。科技業都在以科技取代人力,但高盛認為,企業採用 AI 目的不是在節省成本,而是想提升生產力和收入,然而代價仍是白領失業。 繼續閱讀..
企業採用 AI 目的非省錢,但資料科學家身價已暴跌 |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6 日 10:4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輝達與博通為何要爭霸 CPO,從速度、功耗、可靠性來全面解構 |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5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處理器 | edit |
在剛結束的 SC25 超級運算大會上,GPU 大廠輝達 (Nvidia)宣布,包括 Lambda 和 CoreWeave 在內的 GPU 運算設施營運商,以及德克薩斯州高階資料中心(TACC),將採用其 Quantum-X Photonics CPO 交換機。而面對 Nvidia 在 CPO 領域的強烈競爭,博通 (Broadcom) 也展示了採用 Tomahawk 5 和 Tomahawk 6 的 CPO 交換機。雖然 CPO 交換技術的應用預計將在 2026 年爆發,但其發展過程卻是經歷了漫長的旅程。
如何判別 AI 出現幻覺:四個訊號出現就要 Double Check 答案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9: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資訊安全 , 軟體、系統 | edit |
人工智慧(AI)的「幻覺」現象引起關注已久,AI 模型回答頗常出現,可能答案看似合理但卻是錯的或完全虛構。舉例詢問 ChatGPT 問題,得到一個聽起來不錯但全錯答案,就是 AI 幻覺。幻覺有時甚至讓人笑出來(如萊特兄弟發明原子彈),但多數狀況卻會造成困擾,特別是醫療等需要準確資訊領域。 繼續閱讀..
用 700 萬顆 CPU 核心,模擬出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數位分身 |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22:4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一項發表於《高效能運算、網路、儲存與分析國際會議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Networking, Storage and Analysis)的新研究代表著在天體物理學、高效能運算(HPC)與人工智慧交會的重大突破。研究團隊首次成功完成一個前所未有的銀河系模擬:在電腦中一顆一顆地追蹤超過 1,000 億顆恆星,並演化 1 萬年。這個結果靠的是 AI 與高效能數值模擬的結合,不只模擬的單顆恆星數量比以往最先進的模型多了約 100 倍,整體運算速度也快了 100 倍以上。 繼續閱讀..
AMI 推出全新 AI 驅動助理 AMILiA,旨在革新韌體支援與生產力 |
| 作者 PR Newswire|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14: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市場動態 , 軟體、系統 | 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