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探測到一個遙遠星系磁場,光經過 110 多億年才到達地球,我們看到的是宇宙誕生 25 億年時的樣子,為了解銀河系這類星系磁場如何形成提供重要線索。 繼續閱讀..
ALMA 偵測到有史以來最遠的星系磁場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8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ALMA 偵測到有史以來最遠的星系磁場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8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探測到一個遙遠星系磁場,光經過 110 多億年才到達地球,我們看到的是宇宙誕生 25 億年時的樣子,為了解銀河系這類星系磁場如何形成提供重要線索。 繼續閱讀..
太陽系內的水分子來源,可能在星系形成前就存在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10 日 14:59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地球上滋養萬物的水起源為何,科學界至今尚未有定論。天文學家最近在觀察距離地球 1,300 光年的年輕恆星 V883 Orionis 時,於周遭物質圓盤明確檢測到水蒸氣與其他塵埃氣體一起旋轉,表明包括太陽系在內,星系中的水在其他行星成形之前早已存在。 繼續閱讀..
外來星系撞進史蒂芬五重星系,引起比銀河系還大的衝擊波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2 日 8:39 | 分類 天文 | edit |
韋伯太空望遠鏡前陣子剛拍下知名「史蒂芬五重星系」的清晰美照,最近新觀測特別注意外來星系入侵史蒂芬五重星系的後果,發現引發比銀河系還要巨大數倍的衝擊波在宇宙蕩漾。 繼續閱讀..
清大團隊跨國研究:聯星系統更可能孕育外星生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6 日 14: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宇宙中,像太陽這種單恆星系統相對少見,而天文學家總是在類太陽的單恆星系統尋找外星生命。然而清華大學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組成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由 2 顆恆星組成的聯星系統才是最可能有行星孕育外星生命之處,應列為太空搜尋主要目標。 繼續閱讀..
第九行星最新搜索結果,再度鎩羽而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19 日 16:15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在檢查了約 3,500 個暫定為第九行星的候選來源後,天文學家宣布最新搜索結果,依然一個都不是第九行星。 繼續閱讀..
發現塵埃後方隱形星系,早期宇宙可能還有五分之一星系尚在躲貓貓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30 日 13:5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天文學家又在極度遙遠的宇宙邊境找到 2 個隱形星系,它們躲藏在濃厚塵埃後方,以致於哈伯望遠鏡這數十年來都漏巡。研究團隊表示,事實上早期宇宙中可能還有 10~20% 星系都被塵埃遮擋,如果有天它們全部現形,很可能改變我們自大爆炸以來對宇宙演化的既有認知。 繼續閱讀..
早期宇宙出現水蹤跡,位於 128 億光年遠的大質量星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04 日 17:3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籠罩在神祕之下的早期宇宙蘊藏我們想像不到的資源。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新觀測結果,科學家在早期宇宙質量最大的星系發現水與一氧化碳,將幫助我們更理解宇宙的誕生、成長和演化過程。 繼續閱讀..
塵埃環破了一個洞,可能首發現系外行星同時繞行 3 顆恆星運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04 日 13:2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在宇宙中,行星圍繞著 1 顆恆星或雙星系統轉很常見,但若繞行一個三聯星系統轉就絕無僅有了。最近天文學家可能在距離地球約 1,300 光年的恆星系統 GW Orionis(或稱 GW Ori)中,確定了第一個已知圍繞 3 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繼續閱讀..
搜索系外衛星之旅,ALMA 首度拍下環行星物質盤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8 日 18:2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我們的太陽系內就有上百顆衛星,那麼系外行星系統應該也都帶有衛星,只是後者基本上小到我們根本找不出來。直到最近,天文學家首度有了明確證據表明,一顆年輕的系外巨行星周圍存在一個環行星盤,質量可形成至少 3 顆像月球的衛星。 繼續閱讀..
大爆炸後僅 14 億年,發現至今最古老、最巨大螺旋星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21 日 12:5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早期宇宙並不像當今宇宙這麼優雅,恆星與星系井然有序的分布著,而是充滿氣體與暗物質,隨著暗物質聚結成團吸收氣體並觸發恆星誕生進而形成星系,這過程約在大爆炸後 40 億年來到巔峰。然而天文學家開始找到越來越多星系出現在不該存在的時間軸裡,比如最近發現至今最古老、最巨大的螺旋星系,出現在大爆炸後僅 14 億年。 繼續閱讀..
金星沒有生命,曾令人振奮的磷化氫訊號只是普通二氧化硫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1 日 11:4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去年 9 月,一篇研究發現金星雲層出現磷化氫光譜特徵震驚科學界,因為這令人高度懷疑有微生物的存在。然而作為一顆煉獄行星,金星真的能孕育生命嗎?近日兩篇研究對該結論提出質疑,認為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訊號可能只是普通的二氧化硫。 繼續閱讀..